神國和天國在發展,打亂了原來的社會秩序。本來組織負責調配,盟友負責生產,其他國家負責提供原材料。
組織的新世界計劃卻是消滅生產和提供原材料的國家,只留下一群負責調配的人去往新世界。想想也不可能,沒有了生產和原材料的國家,光靠調配,新世界怎麼執行?
現在新世界計劃雖然停止了,但舊世界還在運轉,神國和天國在搶奪盟友的生產地位,和原材料生產國聯絡,就可以繞過調配的組織。
這樣一來,組織不是沒有意義了?
面對挑戰?組織應該怎麼辦?第一發憤圖強,第二聽之任之,第三帝國特惠制。
肯定是要進行帝國特惠制的。
本來是全球市場,組織管理全球,希望大家加入進來自由貿易。帝國特惠制就是提出一個苛刻的條件,帝國優先,誰贊成誰反對?贊成的國家就加入進來,繼續做小弟,反對的就踢出貿易遊戲。
從本來的全球化,走向封閉。
控制不住大局了,就縮小控制圈,繼續確保自己的優勢。
但這有用嗎?肯定是沒用的,有用的話,日不落也不會輸了。帝國特惠制就是殖民地必須從帝國購買的東西才是低稅率的,如果從其他地方進口必須加稅。
最後美帝的商品還是足夠價廉物美,還是大殺四方。
但不得不做,於是杜蘭也有樣學樣搞了一個屬於組織的帝國特惠制,要求所有國家不進口神國和天國的商品,如果進口必須加稅。
誰贊成,誰反對?
贊成的就是組織的好朋友,反對的就被組織一腳踢開,不帶他玩了。
但神國和天國並不在乎,他們現在可以生產物美價廉的商品,就算加稅也是他們便宜。很多小國需要磁場保護,神國和天國是不錯的選擇。
神國有電眼、天道、雄獅、破夢,天國有地獄、他的兩位師父,師弟金剛,黑暗。
組織現在只有秦虹,還有一批安裝創夢者的打手,質量明顯低於另外兩個國家。要不是組織現在維護舊貨幣,大家早就背叛了。
但就算是如此,大家也在瘋狂拋售舊貨幣,組織管理的地區通貨膨脹得厲害,錢不值錢了。
把舊貨幣換成土地、貨物,這樣就不用擔心組織崩潰。土地和貨物就算換了神國、天國管理,也一樣值錢。
神國、天國有自己的貨幣,是不認舊貨幣的,但他們也認土地。
為什麼每次王朝末年就容易土地兼併?這就是原因。因為大家需要保值,貨幣是不值得信任的,只有土地才是最靠譜的。
組織雖然開啟了帝國特惠制,依舊無法保持優勢。雖然還有科技的優勢,但這些科技要落地,也需要生產國和原材料國家的配合,只靠組織不行。
“發展,不一定就對自己有利,所以不發展比發展好。”杜蘭表示這就是地主老財的危害,和他們心善和心惡沒關係,而是對他們而言不發展更好。
組織面對了巨大挑戰,組織內部的地主拒絕發展。
“也難怪藍夢總是搞事情,不搞事情就等死了。當然搞事情也是死,誰讓他代表落後生產力?”
在原著裡,藍夢一直想要完成新世界計劃,消滅生產和原材料的國家,只保留調配者。就是因為調配者的地位一直受到挑戰,所以他希望能把所有挑戰者都按下去。
但這肯定是按不住的,因為挑戰者可能從任何角落裡冒出來。
所以藍夢要做的不是消滅挑戰者,而是做好自己的工作,等待自己被淘汰的那天。只要他不胡來,大家一般也不會推翻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