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推翻藍夢簡單,但要大家都服自己很難。
周天子已經很弱了,為什麼大家不推翻他?天皇也沒什麼能力,為什麼大家不推翻?
就是因為自己無法讓大家服氣。
秦朝為什麼能幹掉周天子?因為秦朝夠強,有辦法打壓不服氣的人。
所以必須有一項能讓大家都服氣的東西,漢朝能繼續推行秦制,是因為劉邦夠包容,所以他能繼續做皇帝。
而劉邦之所以包容,是因為他很弱,他不是舊貴族,必須依靠其他人才能崛起。他可以給那些沒有機會的人才展現自己的舞臺。
比如張良,他是韓國貴族,可是韓國貴族不見得就在韓國混得開。韓王會擔心張良篡位,張良越是有本事越是不能用。
所以張良這樣的人才會跑到劉邦身邊,因為只有劉邦會給他機會。所以漢朝能給沒有機會的人機會,就是他們的優勢。
後期劉邦削藩的時候,也只是針對諸侯王,重用諸侯王的手下。後期舉孝廉,也是重用地方上的人才。
這點讓大家服氣,所以大家才會接受皇帝。
總之必須要有一個能讓大家都接受的點,新秩序才能取代舊秩序。
如果沒有,大家就會誰也不服誰,要麼混戰,要麼維持舊秩序。
而要讓大家接受,就得對他們有好處。藍夢要是乖乖地做個吉祥物,那大家也不會這麼快反抗。
可惜他非要搞事情,而且手段不高明,結果就變成了夏桀、商紂王、周厲王……
藍夢搞事加速了組織的消亡,因為他越是不做人,就越多人反對他。雖然他不做什麼,也會有人反對他。
做老大就是這樣的,乖乖負責,手下越來越強,尾大不掉。不負責,小弟又要反抗,威脅地位。
如何維持老大的地位?藍夢選擇了權謀,當然也不是隻有他選擇了權謀,很多皇帝都會選權謀。
皇帝會給自己找一個保障,和保障一起辦事。但等到成功之後,保障就變成了障礙,皇帝就要換一個保障。
就好像奧加,一開始奧加是藍夢的保障,但後來也成為了阻礙。再比如白次男,也是一開始是保障,後來就變成了阻礙。
藍夢用的這些手段,歷史上很常見,並不新鮮。找一個保障,自己躲在背後,等保障變強之後就換掉。
皇帝和保障的關係是很微妙的,在沒有成功之前,保障是保障。等到成功之後,就需要分功勞,保障就成為了障礙。
皇帝通常是需要一個保障的,因為要保持自己的聲望。如果皇帝親自下場,做錯了就要承擔責任。所以不親自出手,成功了就是皇帝英明,失敗了就由保障擔責。
做皇帝不是簡單的事情,藍夢以為自己做的很好,但其實一般般。但凡他把《皇極經世》裡的歷史內容看完,也知道這些手段無法改變皇帝失敗的結局。
“做老大不容易,藍夢盡力了,他的驚世智慧並沒有超越歷史的維度。”杜蘭表示藍夢已經很努力地更換保障,可惜他只看到了保障的部分,沒有看到保障變成阻礙的部分。
“功高震主,也是很尷尬的。”杜蘭說道:“現在我也做了老大,是做吉祥物,還是折騰呢?”
沒有永恆的王權,做吉祥物是慢性死亡,折騰是快速死亡。
“等到組織毀滅,神國和天國崛起,新的秩序應該就差不多建立了。磁場這東西肯定能讓所有人都接受。”杜蘭說道:“我肯定得折騰,不折騰不瘋癲,磁場就無法運轉。我也得找個保障,讓他去開疆拓土,然後再換掉他,不停折騰,也要展現驚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