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第224章 煥發新生,似歸盛唐時(求月票)

很多人都能明確感受到這其中的變化。

——那就是賺錢賺的更多了。

無論是商人也好,亦或是普通百姓們也罷,都能在這一系列的改革之中受到影響。

當然,這種改變也只是相對而言。

要說百姓們的日子過的很有多好也不盡然。

生產力擺在這裡就已經限制了這一切,不過這對於當前的大唐百姓們而言,卻也已經是難得的好日子了。

這就是頂尖內政之人所能帶來的改變。

其實顧軒並未做什麼過於超前的事,他只是根據當前大唐的局勢順勢而為之,並且如同往常那般保證了吏治上的穩定。

這才是最為關鍵的。

吏治清明才是所有制度能夠落實的基礎。

顧軒自出仕以來所做的種種在這種情況之下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無論是殺掉史思明那些人也好,亦或是後續討伐吐蕃,不顧天下人所辱行滅佛之舉也罷。

這一系列的手段都讓世人看到了他的狠辣。

這就在無形之間讓所有人對其愈發的顧忌,根本不敢在這種時候鬧出很大的動靜來。

包括外族同樣也是如此。、

雖然顧軒從未親手去造成殺戮,但如今他的名頭在外族之中卻也傳得極為響亮。

這亦是如今改制效果極佳的主要原因所在。

時間不斷流逝。

顧軒愈發的忙碌了,雖然他無需事備躬親,但當改制之勢徹底鋪開之後,他亦是不得不實時盯著一切,並做出細微的調整。

這注定是一件十分耗費心神之事。

並且顧軒還在教導著李豫。

與以往顧氏對待帝王的態度並不相同,李豫可不是等待著啟蒙的幼兒。

對於這個皇帝,顧軒則是引導著去理解該怎麼做才能讓百姓過好日子,去強民富國。

就是以如今的新政為基礎,去引導李豫知曉為何要這樣做。

雖然李豫只是一個守城之君。

但若是這個守城之君能夠堅守住一個底線,那無論是對於九州也好,亦或是顧氏也罷,都是天大的好事。

寶應四年,七月。

各地水利之事相繼完成,包括此次租種之事亦是施行的相當順利。

不僅僅有御史臺在仔細的盯著。

包括各地百姓們之間也會相互監察,在土地面前,沒有人會願意讓有心之徒搶去機會,這自是大大推進了整個制度的施行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

在經過了數年之後,標點符號如今已是在朝堂之中漸漸流傳開來了,包括在很多計程車人圈子內也已經全然被接受了。

朝堂之上自是無需多言。

面對那麼多的奏疏,群臣自是能夠清楚感受到這標點符號所能帶來的好處。

但在士人圈子之內此事卻還是有著不小的非議。

無論何時,這世界上總不乏固守成規者,此時亦無例外。

如今計程車人之中為此而爭議不斷。

不過顧易倒是並不在乎這些,這種能讓所有人感受到便捷的東西,終有一天會在不覺之間便成為人們的習慣。

對於這一點,顧易壓根就懶得去幹涉。

他已經將目光放在了另一層面上,只待一切徹底落定之時,他便要為整個九州開啟另一道門!

鉅鹿。

任外界風霜不斷,但這鉅鹿之地卻始終如初。

自顧氏昔年踏入此地之後,任何的風霜便始終都未曾侵擾過此地。

此刻,雲韶閣內,鼎沸如昔,甚或喧闐更勝往昔。

諸多士子正於此激辯,而所爭之焦點,正是近來攪動士林的標點符號——

“咚!”

一位老儒手中木杖重重頓地,鬚髮微顫:“荒謬!句讀本乎文氣,存乎一心!”

他聲音陡然拔高:“強加那些怪異之形,豈非畫蛇添足?”

“生生割裂文脈,壞了文章氣韻!”

末了,他環視四周,擲地有聲:“古人何曾用過這些?煌煌典籍,不也照樣光照千秋?!”

話音未落,立刻便有年輕士人揚聲反駁:“先生此言差矣!”

“逗號明頓挫,句號定首尾,問號顯疑義——三符雖簡,功用至大!”

他上前一步,舉例道:“且看稚童誦經,無符則茫然無措;再看公文往來,有符則一目瞭然!”

隨即,他直視老儒,反問道:“此乃便利天下之舉,怎是割裂?分明是梳理文理!”

他身旁一人連連點頭,介面補充,語氣篤定:“正是此理!”

“諸位試想,公門案牘堆積如山,若無此符,歧義叢生,徒增訟累。”

“此符之用,實乃時勢使然。非是壞古制,只為應今需!”

一聲聲的辯論之聲愈發激烈。

仍是那處角落。

李白與杜甫相對而坐,自斟自飲。

聽著老儒那激憤的呼喊,李白嘴角微揚,舉杯向杜甫:“子美以為,太傅這標點符號如何?”

“功在千古!”杜甫不假思索,答得乾脆利落。

他做了多年御史,與李白疏狂不同,慣於深入閭巷民間體察疾苦,深知此符於公文案牘、蒙童開智的切實好處,這些年推行新政也出力不少。

李白含笑頷首,提起酒壺仰頭便灌了一口。

目光隨即飄向窗外。

重歸鉅鹿,舊景如昨。

然於這流轉天下經年的謫仙眼中,所見卻又迥然不同。

他雖性本不羈,這些年來亦殫精竭慮,奔走四方襄助新政推行。

雖非立於臺前耀眼處,但能見這天下人心漸變,於他二人,已是心滿意足。

一杯復一杯,酒意漸濃。

李白面上悄然染上酡紅,恰在此時,一旁的爭論也到了白熱化的頂點。

他不知是想到了什麼,倏然起身,大步走向鄰桌,抓起案上狼毫筆。

這突兀舉動瞬間吸引數道目光,有人失聲驚呼:

“李太白又有新作?!”

這一聲喊,如投石入水,頃刻間壓過了所有喧譁。

整個雲韶閣驟然一寂,所有視線齊刷刷聚焦於他一身。

自滅佛時那幾首震撼天下的詩篇問世,李白之名早已如日中天,所有人都立刻被其舉動吸引了注意力。

李白對周遭目光渾若未覺。

他一手執筆,一手兀自擎著酒杯,就在這眾目睽睽之下,揮毫潑墨!

一句.兩句

紙上墨跡淋漓,圍觀者中已有人屏息凝神,呼吸不由得粗重起來——不僅因那詩句氣象萬千,更因那字裡行間,赫然嵌入了方才爭論不休的標點符號!

這無聲的宣告,比千言萬語更有力,瞬間攫住了滿堂士子的心神!

杜甫也是看了過來。

他如今也早已不是昔年的陸陸無名之徒,但他卻並未有太大的動作,只是坐在原地隱隱的看去。

視線被眾人的身影遮擋。

他無法看清全部的內容,只是在隱隱約約之間看到了李白的最後一句。

“似歸盛唐時。”

(ps:跪求月票,求兄弟們多多支援一下,魚萬分的感謝。)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