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場的架子,不一定用齒輪,三角皮帶和幾個木輪子就能湊合著把搖把的力傳到大磙子上,就是效率低點。”姜海棠用筆在紙上畫了個簡易的傳動示意。
“效率低點怕啥!難道還能比現在用的效率低?”大柱興奮地說,“何況還能省力!皮帶輪好弄,廢機器上都能拆!海棠姐,你這腦子真是活!”
他們又從如何改良鋤頭、鐮刀的省力手柄,談到能不能做個簡單的手推式播種器,代替完全靠手撒。
每一個想法都緊緊圍繞著“土法上馬、因陋就簡、實用第一”的原則,沒有任何超越當時物資和技術條件的天馬行空。
蔡嬸子進來給兩人的搪瓷缸裡添熱水,看到他們對著幾張畫滿草圖的紙說得熱火朝天,說的都是地裡的事兒,臉上笑盈盈的,覺得這場景比什麼都好。
討論持續了近兩個小時。
大柱的本子上多了不少雖然粗糙但更具操作性的簡圖和一些關鍵節點的備註。
他心裡的迷茫散去了大半。
“你還可以進一步嘗試,如果能弄出來更好的機械,對你在機械廠立足十分有好處,毛廠長那個人,惜才如命,說不定能給你個工程師噹噹。”姜海棠笑著說道。
大柱立即擺手:“我能當個工人就很好了,現在工資也不錯,比在咱們清水溝種地強多了。”
“大柱,你是有天賦的,好好弄,將來肯定有一番成就。雲老師是真正的人才,你跟著好好學,對你將來有好處。”
雖然大柱不明白姜海棠說的這番話是什麼意思,但海棠姐既然說了,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我知道,海棠姐,我把老師當成師父一樣的。”
姜海棠倒是沒想過,大柱會說出把顧昀笛當成師父對待這樣的話。
“這我就放心了。”
姜海棠看著大柱興致勃勃的表情,繼續鼓勵道:“大柱,不要害怕失敗,大膽試,一次不成兩次,兩次不成三次。需要啥理論上的支援,或者畫圖計算,隨時來找我或者雲老師都行,你這方面還需要加強,平日裡要多看書多學習。”
大柱用力點點頭,挎上帆布包,腳步生風地走了。
蔡嬸子喊了兩聲,只得到了一句回答。
“媽,我抓緊回廠子裡去了,改天再來看您。”
看著兒子遠去的背影,蔡嬸子埋怨道:“這個臭小子,哪裡是來看我的,我看,他是來找你探討機械的……”
話說到這裡,蔡嬸子忽然拍拍腦袋說道:“這可不行,我得給大柱這個臭小子說說,不能總打擾你,你現在可是雙身子,得好好養著。”
姜海棠聽著,忍不住笑了說:“嬸子,不至於,就是隨便說說話,累不到我,再說了,大柱這是做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我能幫點忙是我的榮幸。”
農業機械的改良,對於農業生產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她一直以來都忽略了這方面的研究,或許,現在也可以嘗試看能不能研究出點兒成果。
當天晚上,姜海棠再次進入夜夢空間,她果然在書房裡找到了關於農業機械方面的書籍。
姜海棠十分欣喜,之前她能看到的,大部分都是關於紡織機械和紡織學方面的內容,這還是第一次翻到關於農業機械方面的書籍。
當下,姜海棠如飢似渴地開始學習農業機械方面的知識。
與此同時,清水溝的婦女們也開始走向另外一條不同的路。
日子在她們繡花針的起落和知識的汲取中飛快流逝。
婦女們用靈巧的雙手,如期完成了三千個繡標的訂單。
當拿到錢的時候,每個婦女都是十分高興的。
廠裡又給他們下了一批訂單,這一次不是紡織廠下的訂單,而是服裝廠的訂單,服裝廠在看到紡織廠這邊給羊毛衫加了標之後,覺得應該給自己家的衣服也加標。
他們知道是姜海棠聯絡的這件事後,直接找到了姜海棠,姜海棠正在愁紡織廠需要的繡標太少,服裝廠就找上門了,姜海棠自然是將給給她們拉下了這個單子。
只要清水溝的婦女們能夠良好地完成服裝廠下的任務,以後,估計就不會沒有活幹了,畢竟服裝廠和紡織廠還不太一樣,他們有很多零碎的活計可以外包。
果然,和姜海棠想象的一樣,這一批任務清水溝村的婦女們完成得非常好,因為她們的繡標質量穩定優異,服裝廠又將一部分更復雜、工價也稍高一點的繡花活兒也交給了她們。
“鐵娘子”王五家的得到這個訊息的時候,非常興奮,對於婦女們的要求也更加嚴格了。
在趙志堅的支援下,王五家的儼然成了大隊裡的“技術總監”兼“質檢主任”。
她不僅嚴格把關,還無私地指點那些後來加入、手藝稍欠的姐妹們,整個大隊的學習和勞作氛圍空前高漲。
這些額外的收入,像一股活水,悄然改變著許多家庭的境況,飯桌上能多見點油腥,愁眉苦臉的大人也少了些。
生活似乎都有了奔頭。
大隊長對搞副業十分有興趣,甚至騰出了一個廢舊庫房進行整修之後,給婦女們當做廠房,免得他們每天把繡花帶回家弄髒了不好交工。
而隨著天氣逐漸暖和起來,姜海棠的肚子漸漸顯懷,她感覺這樣很舒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