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速前進!”
……
船員將命令一聲聲傳了下去。
艾維斯少將的想法或許是對的。
以前的轟炸機比如“卡普羅尼”,它同樣能攜帶炸彈對軍艦展開轟炸,但平飛投彈誤差少說也有200米、300米,且高度越高誤差越大。
而軍艦是在海面上以每小時19節航行運動的,還會做規避動作。
在這情況下轟炸機想要命中或炸燬皮糙肉厚的戰列艦,簡直是痴心妄想。
但這想法已過時了。
不久,艾維斯少將吃驚的發現那些飛在高空的轟炸機朝軍艦高速俯衝。
軍艦上的機槍和炮聲響成一片,防空火力全開,但無濟於事。
接著在一陣刺耳的發動機聲中,炸彈一枚接著一枚的丟在附近,它們在軍艦兩側炸出一道道幾十米高的水柱。
這三枚炸彈雖說沒命中,但還是讓艾維斯少將陷入震驚中。
彈著點距離軍艦隻有十幾米,這樣的精度毫無疑問是“精確轟炸”,它們怎麼做到的?
“轟轟!”兩聲巨響。
毫無準備的艾維斯少將被劇烈的晃動震倒在地,指揮艙一側的玻璃被衝擊波震碎,“嘩啦啦”的掉了一地。
一塊飛過的碎片劃破了艾維斯少將的臉帶出一道細長的血痕,紅色的鮮血像淚水似的沿著臉頰往下淌。
但艾維斯少將卻毫無所覺,他依舊震撼於敵人轟炸機的精度沒緩過來。
同時他明白溫特將軍帶領的分艦隊遭遇了什麼。
現在,溫特將軍碰到的已落到自己頭上。
艾維斯少將艱難的從地上爬起來,發現外面已到處是飛機,有“駱駝”也有“珍妮a”。
它們四處追殺水上飛機,一架架的將它們打下來,只一會兒功夫海面上就遍佈水上飛機的殘骸和碎片。
飛行員的鮮血和屍體引來了鯊魚,它們在水裡盡情的爭搶著屍體,偶爾有活著的也難逃這些猛獸的尖牙。
接著戰鬥機就轉變了目標,它們輕盈的掠過軍艦的船舷,在一片機槍的響聲中,密集的子彈打在裝甲上發出一陣“鏗鏗”之聲。
最後延伸至“砰砰”炮操炮手。
操炮手沒來得及反應,他們上一秒還在忙著裝彈,下一秒就在慘叫聲中抖動身體,倒在甲板上時身上已多了十幾個觸目驚心的血洞。
艾維斯少將看得目瞪口呆。
通訊兵搖搖晃晃的為他送來了溫特將軍的電報。
“現在你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溫特將軍說:
“請你相信他們沒有用全力。這次用於轟炸的炸彈只有50公斤,他們還有250公斤的炸彈,甚至還有500公斤的。”
“另外還有魚雷,是的,他們的飛機還可以釋放魚雷。”
“你知道那對軍艦意味著什麼!”
艾維斯少將一聲嘆息,他戎馬數十年,自認對海戰很有心得。
但從未想過會出現現在這樣的狀況:
敵人的打擊來自另一個位面,空中。
而軍艦對它們卻毫無還手之力!
(注:從航母運用到戰場起,作戰模式就變成“立體”,二戰期間許多艦炮、副炮被拆除換成防空火力。到了現代,驅逐艦的主要任務變成防空,其次是反潛,最後才是反艦。反艦通常是由艦載機完成,基本不會出現海面上艦對艦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