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市政廳。
加利埃尼坐在部長辦公室內對著航海圖發愁。
他是陸軍部長,海戰或許不需要他操心,但他卻非操心不可。
這一仗關係到法蘭西的命運,在加利埃尼看來是最關鍵的一戰。
這場戰鬥如果敗了,法軍將不得不低頭接受英國的條件,而且沒有迴旋的餘地。
海戰跟陸戰不一樣。
陸戰被擊敗,拉上人頭再給他們一批槍,很快就能重新拉起一支部隊來過,坦克也只需要幾個月就能生產出來。
但海戰如果敗了,比如某艘戰列艦被擊沉,少說也要幾年時間才能造出來。
尤其法蘭西兩大造船廠才剛恢復生產,產能嚴重不足,再加英國地中海艦隊的封鎖無法獲得生產軍艦所需的資源。
法蘭西很可能一棒就被打死,自此永遠都無法抬頭,於是法蘭西永遠是英國的傀儡,之前所取得的一切勝利都灰飛煙滅。
“將軍。”費爾南中校寬慰道:“我們會贏的,夏爾從未讓您失望過……”
“問題就在夏爾。”這話刺痛了加利埃尼,他“騰”地站起身:
“夏爾沒在馬耳他。”
“總司令是蓋普拉特中將,他之前打過什麼仗?達達尼爾海峽還是北海戰役?”
“不,我們知道這些戰役都是夏爾打的!”
此時的加利埃尼已無條件信任夏爾,哪怕別人普遍認為夏爾更擅長陸戰而不是海戰。
但讓他惱火的是,英國人居然趁夏爾遠在比利時時發起進攻。
“夏爾現在在哪?”加利埃尼問。
費爾南中校小心翼翼的回答:“還在旁蒂賽堡。”
加利埃尼一聽就火大:“怎麼還在旁蒂賽堡?不是早就告訴他趕往馬耳他了?”
“將軍。”費爾南中校回答:
“英國人對此早有準備,他們的艦隊同時在進攻埃姆登港。”
“一旦讓英國人在埃姆登港登陸並南下佔領魯爾工業區,德國就將成為不確定因素。”
加利埃尼“哼”了一聲:
“那也沒有地中海重要。”
“魯爾工業區丟了還能再奪回來,地中海要是敗了,法蘭西就再也沒有機會。”
“這傢伙難道連這個道理都不懂?”
加利埃尼心急火燎的走向電訊室準備再催一催,這時參謀拿著電報歡呼起來:“將軍,我們勝利了,英國艦隊投降了!”
“什麼?”加利埃尼愣愣的望著參謀:“什麼投降了?”
“英國艦隊。”參謀激動的遞上電報:
“是夏爾中將發來的,我軍已獲得全面勝利。”
“英國地中海艦隊投降,初步統計共俘獲118艘大小艦船,其中包括8艘戰列艦,12艘巡洋艦。”
“我軍共擊沉2艘戰列巡洋艦,1艘戰列艦,2艘航母,以及數目不清的驅逐艦和敵機。”
……
加利埃尼愣住了,他拿著電報看了又看,然後默默的給夏爾回了一封電報:“你確定不是在開玩笑?英國艦隊為什麼要投降?”
即便加利埃尼不懂海戰,也知道海戰從沒有繳獲一百多艘軍艦的先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