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別這樣!

第101章 除掉洛玉衡(2)

朝堂很安靜。

都很清楚這種博弈不是自己這種級別能參與的。

龍椅上,寧和帝嘴角噙著一絲笑意,視線微不可查的從楊和同身上掃過,從某些方面來講朝堂就像是一個市場,在這裡總會進行各種各樣的肉眼看不到的交易。

只是大家都是聰明人,有些事情說的太直白,反倒是沒意思了。

不過楊和同這個老狐狸實在是沒什麼誠意。

恢復洛玉衡長公主身份本就是皇室內部的事情,寧和帝可一言而決,完全不需要經過其他人同意。

這樣想著,寧和帝便點了點頭:“太傅所言有理,朕雖然同玉衡不和,卻也只是皇傢俬事,此次抵擋倭寇侵襲玉衡能身先士卒,親手斬殺倭寇一百七十六人,實乃皇族表率,理應嘉獎。”

這話一出,不少人嘴角微微抽抽。

一百七十六人,虧你能說的出口。

寧和帝微微頷首:“既然如此,那便下詔恢復洛玉衡長公主身份,敕封安寧公主,食邑寧平。”

“陛下聖明。”

“好了,封賞的事情暫且結束,我們還是來討論討論楊嗣頁的問題,若是我沒記錯的話,楊嗣頁並非科舉出身,而是察舉做的縣令,對吧?”

說著,寧和帝的視線便落在一名中年男子身上,那男子只覺身子一顫瞬間緊繃,額頭上便沁出了一層汗珠。

楊景碩,戶部侍郎。

能做到侍郎這個位置,已經足以稱得上位高權重了。

更何況還是戶部這種掌管天下錢糧的地方。

在寧國想要做官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蒙蔭。

有爵位在身的人家,後代可不經過科舉直接入朝為官。

當然這些人的官位往往不會太高,畢竟在非軍功不授爵規則之下,勳貴幾乎都是行伍出身,這些人行軍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若說安民治國那著實是有些為難人了……就像是一百多年前曾經跟著太祖打天下的頤國公,一生十三次先登,八次斬將,四次奪旗,諸般榮耀加身,可在授爵之日卻是連頤國公的頤字都不識得。

脾氣更是火爆,這樣的人你指望他能將後代調教的知書達理,學富五車,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是以,朝廷往往會給予一個不甚重要的閒職,以示恩寵。

雖說沒什麼前途,然一輩子衣食無憂卻也不是問題。

第二,便是察舉,透過地方官員推薦治下有才有德之人入朝為官。

又細分為孝廉和極諫。

而孝廉便是孝順父母,廉潔奉公,又因中原向來崇尚孝道,是以孝廉中孝字便越來越重要,廉倒是被人逐漸忽視。

朝廷的本意可能是好的,但顯然小看了官位對百姓的誘惑有多大,剛開始的那些孝子還算正常,可不知什麼時候人們便開始捲了起來,一般的孝已經達不到入朝為官的需求,唯有足夠誇張的事蹟方能讓自己從諸多孝子中脫穎而出,一鳴驚人。

為之,還誕生了諸多如同湧泉躍鯉,哭竹生筍,臥冰求鯉等極為離譜的孝子。

至於極諫,簡單來說便是噴就完了。

針對朝廷下達的各種政令針砭時弊,指出其中漏洞,提出自己的見解,也能入朝為官。

只是隨著時代發展,極諫也不可避免同孝廉一樣逐漸走樣,現如今的極諫已是單純為了噴而噴,便是某個地方發生天災,朝廷減免賦稅都能被這些人狠狠噴上一嘴,彷彿唯有如此才能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

在寧國剛剛建立之時,察舉制是有一定正面意義的。

它為社會各個階層都提供了入仕的機會,讓一些出身寒微的人能夠入朝做官,給普通平民一個上升渠道,極大程度緩解了社會矛盾,同時也有助於倡導良好的道德風尚,穩定社會秩序。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察舉制基本經被世家大族所壟斷,他們利用自己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優勢,操縱察舉過程,讓察舉制徹底變成宗族子弟入仕為官的途徑。

第三,便是科舉。

為對抗察舉而生。

楊景碩是楊嗣頁的舉薦人。

按照寧國律法,若是被保舉的官員違法亂紀,保舉人也會受到牽連。

這一次牽涉到一千九百七十二條人命,那是株連九族的大罪,細究起來,怕不是楊景碩也要賠上一條性命。

一個戶部侍郎,手握重權的朝廷大員,再加上幾十近百基層官員。

就看你楊家準備用什麼來換,若是不願意換那也無妨,直接將這些人全部清理,同樣也是一大收穫。

楊和同眉頭皺了皺,不再言語。

倒是那房德斜斜瞥了一眼楊和同,微微搖頭。

楊和同是個聰明的,若是不夠聰明單有家世的話也坐不到現在的位子,然終究是太過貪心了一點。

他似是覺得楊家勢力足夠龐大,寧和帝不敢同楊家撕破臉。卻是不知當今陛下是個有大魄力的,若是楊家開出的條件不能讓寧和帝滿意,寧和帝當真敢直接下令讓太監將楊景碩拖出去,直接在殿外斬首。

快刀斬亂麻,直接斷掉你楊家幾根手指,便是你反應過來又能怎樣,莫不是還能當殿弒君?

若是如此,寧國的朝堂怕是當真要亂了套了。

欸。

房德幽幽嘆了口氣,終於站了出來:“陛下,寧平臨海,時常遭受倭寇侵襲,臣建議特准安寧公主招募士卒五千,為備倭兵。”

嗡。

此言一出,偌大朝堂瞬間一片譁然。不知多少人都變了臉色,便是楊和同那皺巴巴的老臉都顯得異常陰沉,眼睛眯成一條縫,寒芒隱現。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