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無法無天

第769章 這裡教的不僅是織布,也是前程!

杭州碼頭上已經擠滿了人。

春桃踮著腳尖張望,手裡攥著名冊。遠處漕船緩緩靠岸,船頭藍旗上“松江“二字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來了!“春桃朝身後招招手,十多個杭州工坊的女工立刻列隊站好。她們穿著統一的靛藍工裝,腰間掛著銅牌,在人群中格外顯眼。

船板剛放下,松江來的織工們就迫不及待地湧下來。為首的趙四媳婦瞪大眼睛,被碼頭的熱鬧景象震住了。番商們穿著奇裝異服,正圍著貨攤比劃手勢;幾個波斯人捧著絲綢嘖嘖稱奇,腰間掛著的銀幣叮噹作響。

“這位就是趙嫂子吧?“春桃上前行禮,“郡主吩咐我帶諸位參觀杭州工坊。“

趙四媳婦慌忙回禮,眼睛卻忍不住往番商那邊瞟。一個紅鬍子番商正掏出一迭紙券遞給布商,那布商竟真的收下紙券,還找給他幾枚銅錢。

“那是巾幗工坊發的訂單券。“春桃順著她的目光解釋,“番商帶著不方便,就用券當錢使。憑券隨時能來工坊提貨,比真銀子還搶手呢。“

松江來的織工們面面相覷。她們從沒見過紙能當錢用,更沒見過這麼多番商擠在一起。小桃姑娘壯著膽子問:“他們不會跑了嗎?“

春桃笑出聲:“跑?去年有個爪哇商人想賴賬,被林教頭帶著娘子軍追到寧波港。現在番商們寧可虧本也不敢毀約,咱們工坊的信用比官府告示還管用。“

穿過碼頭,春桃帶著眾人往工坊走去。沿途街市比松江繁華十倍,綢緞莊門口掛著“松杭合造“的招牌,夥計正高聲吆喝:“新到的提花布,一匹只要八兩訂單券!“

“這麼快就賣到八兩了?“趙四媳婦倒吸一口涼氣,“在松江才六兩。“

“杭州番商多,價自然高。“春桃指著遠處一座三層小樓,“那是工坊開的兌換鋪,專門用訂單券換真金白銀。昨日有個琉球商人,一口氣兌了三千兩現銀。“

轉過街角,巾幗工坊的大門豁然開朗。二十多個番商擠在門口,正跟管事比劃著要加訂單。春桃領著眾人從側門進去,織機的轟鳴聲立刻撲面而來。

三百多架改良織機整齊排列,每臺機器前都坐著兩個女工。梭子穿梭的聲音像雨點般密集,織出的布匹流水般從機器另一端滑出來。

“這是杭州的新式織機。“春桃提高嗓門,“比松江的多兩組踏杆,能織出更復雜的暗紋。“

松江來的織工們湊近觀察,有人忍不住伸手摸剛織出的布匹。那布料入手冰涼,對著光能看到細密的水波紋。

“用太湖珍珠粉調的漿。“春桃驕傲地說,“番商們最愛這種光澤,說是像月光下的湖水。“

穿過織布區,染坊的味道撲面而來。十幾個大缸裡泡著各色染料,女工們用長杆攪動布料。最引人注目的是角落裡那口金邊大缸,缸邊站著兩個波斯人,正往缸裡倒某種粉末。

“那是西域來的金粉。“春桃壓低聲音,“染一匹金線布要五兩金子,只接番商的訂單。“

趙四媳婦突然指著晾布架:“那是什麼布?怎麼像會變色似的?“

陽光下,一匹深藍色的布料正隨著角度變化,時而泛紫時而泛青。春桃神秘地笑笑:“這是用海藻染的秘色布,一匹值二十兩。配方是林教頭從福建買來的,染坊裡只有三個人知道完整工序。“

午飯時分,春桃帶眾人來到工坊食堂。兩百多人同時用餐的場面讓松江來的織工們目瞪口呆。更讓她們驚訝的是,每個人碗裡都有塊巴掌大的紅燒肉。

“杭州工坊的規矩,乾重活的每天必須吃二兩肉。“春桃給每人發了個木牌,“憑這個去視窗打飯,管飽。“

正吃著,外面突然傳來喧譁聲。一個穿錦袍的番商闖進來,手裡揮舞著訂單券:“再加五百匹!現銀支付!“

春桃皺眉起身:“抱歉,訂單要提前三個月排期。“

那番商竟撲通跪下:“姑娘行行好,我的船隊後天就要啟航!“他從懷裡掏出個絲絨盒子,“這是南洋的珍珠,送給管事姑娘當謝禮。“

食堂裡的人都笑起來。春桃無奈地搖頭:“真不行。上個月有個暹羅商人也是這麼說的,結果林教頭把他帶來的象牙都扣下了。“

下午的參觀更讓人眼花繚亂。提花機房裡的機器像怪物般複雜,繡坊的女工能用十六種針法,就連漿洗房都裝著精銅打造的水車。

暮色降臨時,春桃帶著疲憊的眾人來到寢舍。松江來的織工們摸著嶄新的被褥,有人小聲問:“我們真能住這麼好的屋子?“

“當然。“春桃點亮油燈,“杭州工坊的規矩,工匠吃住都要最好的。“她指著牆上的章程,“每日做工四個時辰,十日休一天。受傷生病工坊包治,子女滿六歲可以進義學。“

趙四媳婦突然哭了。她用袖子抹著眼淚:“我閨女要是在這兒該多好“

春桃拍拍她的肩膀:“等學成了,把家裡人都接來。杭州工坊正在擴建,明年要招三百人呢。“

夜深了,寢舍漸漸安靜下來。月光透過窗欞,照在牆上的《織工守則》上。最下面那行硃批格外醒目:“工匠是工坊的根本,待工匠如待家人。“

遠處傳來更夫的梆子聲,杭州城的燈火像星河般閃爍。

第二天一早,杭州巾幗工坊的辦公大院已經熱鬧非凡。春桃領著松江來的織工們穿過青石鋪就的庭院,推開兩扇朱漆大門時,二十多個女賬房同時抬頭的場面,讓趙四媳婦手裡的包袱啪嗒掉在了地上。

“這裡是訂單院。”春桃彎腰撿起包袱,拍了拍灰,“工坊所有買賣都要經這兒過手。”

三十張紅木長案整齊排列,每張案前坐著一位女賬房。她們左手按著賬本,右手撥弄算盤,指尖翻飛間發出清脆的聲響。最前排的綠衣姑娘突然舉起銅鈴搖了搖,立刻有小廝捧著木盒跑來,盒裡堆滿蓋著朱印的訂單券。

“這是今早第三批南洋訂單。”春桃指著西側廊下幾個番商,“他們專程從泉州趕來,就為訂明年春天的提花布。”

趙四媳婦踮腳張望。一個戴珍珠耳環的番商正把銀錠倒進大秤盤,穿藍布褂的女賬房撥動算珠,眨眼間就開出蓋著騎縫章的訂單券。那番商接過票據時,竟恭敬地行了個拱手禮。

“他們這麼守規矩?”小桃姑娘拽春桃袖子。

春桃輕笑:“現在工坊的訂單券比官銀還硬氣,南洋商隊都搶著要。”

穿過前廳,中庭的景象更讓人吃驚。八個月白衣裙的女子圍坐在一張巨大的沙盤前,沙盤上插滿各色小旗。見有人來,為首的女子拿起長杆,指向沙盤中蜿蜒的運河模型。

“這是排程處。”春桃壓低聲音,“工坊所有貨物運輸都由她們安排。”杆尖點在“松江”位置時,立刻有女子翻開冊子念道:“明日辰時發往松江的漕船,載新式織機五臺、金線三箱、杭州匠人兩名。”另一人迅速在木牌上寫下數字,掛到牆面的水運路線圖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