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802章 突厥之滅

李靖指著可敦城對蘇定方道:“你們可以暫時駐紮在這裡,然後就地取材燒磚築城,城池可以慢慢建造,但一定要大一點,周長三十里左右,我稟明天子後,會有工匠過來。”“卑職遵令!”

李靖留下大量物資補給,次日一早,十五萬大軍押送突厥俘虜和戰利品浩浩蕩蕩啟程南下。

義成公主最後看了一眼這片她生活了二十餘年的土地,帶著無限惆悵跟隨大軍南下了。

北征大軍的戰績傳到洛陽時,已是初夏時節。

但突厥滅亡的訊息還是讓洛陽城沸騰了,滿城軍民敲鑼打鼓歡慶勝利。

天子蕭夏下旨,放假三天,天下百姓歡慶勝利。

訊息傳開,天下各地也都沸騰了,各縣自發組織隊伍遊行,歡慶隋軍大勝。

隋朝從兩晉南北朝中走出來,還留存著很多刻骨銘心的慘痛記憶,遊牧民族對北方造成的深重災難並不遙遠。

很多百姓心中都留存著對胡人的畏懼和痛恨,尤其對強大的突厥更是從骨子裡害怕。

所以當隋軍滅了突厥的訊息傳來後,才會激起這麼熱烈的反響。

蕭夏特地下旨,封李靖為衛國公、加封兵部尚書、中書門下行走,李靖的兩個兒子皆封子爵。

同時參戰將領皆官升一級,所有將士賞錢百萬貫,絹兩百萬匹。

但另外一個問題也隨之出現,怎麼處置二十餘萬突厥戰俘,尤其絕大部分還是老弱婦孺。

政事堂上,裴文安提出用河套之地安置這二十餘萬突厥戰俘,卻遭到了吏部侍郎的魏徵的強烈反對,認為這是重蹈五胡亂華的覆轍,當年就是把南匈奴安置在關內道,才導致永嘉之亂,拉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

張雲秋也認為這兩者性質不一樣,這二十餘萬突厥戰俘都是普通百姓,貴族已經被消滅,已經翻不起大浪。

劉文靜並不同意,他認為所有的大患都起源於最初的毫末之事,最初的不重視最終會釀成大禍。

“安知他們三十年後不會出現首領?”

最後還是由蕭夏拍板,“突厥人聚居一百年,他們依舊是突厥人,但把他們融入漢人生活,最多十年就消亡。”

在天下的建議下,政事堂作出決議,在北方十六郡作為安置地,分散到三百個多縣內,在二十里內,每戶突厥人不得有相鄰,其次將他們的民籍全部改為漢民,須按照漢民的習俗生活。

沒有等到十年,只在短短數年後,隨著大批突厥老人先後病逝,這批突厥人便完全融入了大隋北方。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