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皓只覺一股寒意自脊背悄然升起,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原本就有些忐忑的心愈發慌亂起來。
此刻,劉禪口中滔滔不絕地說著那什麼人人如龍的宏大計劃,以黃皓不過是一個宦官的淺薄見識,自然如同天書一般,讓他聽得雲裡霧裡,完全摸不著頭腦。
不過,劉禪話裡話外提及的變革之類的字眼,黃皓倒是能隱隱約約聽出些門道來。
他微微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揣度,大抵的意思,莫不是要搞什麼變法吧?
說起變法,黃皓的腦海中瞬間浮現出許多古時的典故。
像那商鞅變法,商鞅在秦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國迅速崛起,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但商鞅本人最終卻落得個車裂的悲慘下場。
還有吳起變法,吳起在楚國進行變法,極大增強了楚國的國力,可最後也難逃被貴族殺害的命運。
這些變法的故事,黃皓還是有所耳聞的。
黃皓心裡清楚得很,自古以來,就沒有一場變革是不流血的。
即便變革到最後,不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那也勢必人頭滾滾落地。
想到此處,黃皓不禁暗自思忖,這位太子殿下,大概是在繼位之後,心懷壯志,想要搞一場變法,以實現自己的抱負。
只是,劉禪又忌憚於像蕭和這類功臣的阻擋。
畢竟,這些功臣在朝廷中經營多年,勢力蟠根錯節,不是那麼容易撼動的。
準確來說,是荊揚功臣集團。
再準確點,就是荊襄集團。
這個集團,幾乎囊括了蕭和、諸葛亮、龐統、黃忠、甘寧、魏延、陳到等眾多開國功臣,人數之多,幾乎佔了七成。
甚至於關羽、張飛、趙雲這些天子河北元從,也可以算入荊襄集團之中。
他們在朝廷中位高權重,幾乎佔據了三公九卿的一多半職位,在朝廷的決策擁有著壓倒性的話語權,可謂是舉足輕重。
這個以蕭和為首的勳貴集團,若是集體反對你這個新天子搞變法,那你這變法還能搞得成嗎?
想到這裡,黃皓彷彿突然間恍然大悟,終於明白了劉禪此次獨自統軍伐漢中的深意。
他整理了一下思緒,忙道:
“奴婢明白了,太子殿下之所以要獨自統軍伐漢中,就是要利用這一戰,真正在軍中樹立起自己的威望,這對於日後推行變革是至關重要。”
“殿下之所以點的皆是北人謀臣武將,就是為了向他們展示自己懷柔籠絡之心,讓這些北方將領感受到殿下的重視和信任,好誘使他們盡皆投入殿下的門下,成為殿下變革的堅定支持者。”
“這些北方曹魏降臣,雖然在權位上不及荊揚集團,但他們人數眾多,其中不乏賢臣良將。”
“而且,他們背後還有整個北方諸州作為強大的後盾,倘若殿下能將這些人籠絡住,將來就能扶持他們逐步蠶食荊襄勳貴的權位。”
“如此一來,殿下才能真正做到政由己出,隨心所欲的推行自己的變革。”
“不知奴婢猜的對也不對。”
黃皓洋洋灑灑地說罷,向著劉禪恭恭敬敬地一拱手,眼神等待著劉禪的回應。
劉禪眼眸一亮,那目光中滿是嘉許,看向黃皓。
顯然,他沒料到,自己這個平日裡看似卑賤的心腹宦官,竟然頗有些政治頭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