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恪和蔣琬二人,一聽到諸葛亮話中有話,神色皆是不由自主一震。
“叔父,莫非前線有變?可是那戰局出現了什麼意想不到的波折?”
諸葛恪機敏過人,最先敏銳地意識到了不對勁。
眼前這二人,蔣琬沉穩持重,諸葛恪聰慧靈動,皆是諸葛亮的心腹屬官。
諸葛亮對他們向來也無隱瞞之意。
當下,諸葛亮便微微嘆了口氣,將太子分兵伐漢中,以及點了一群北人為將之事,盡皆詳細地講與了二人。
蔣琬聽聞後,微微皺起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惑,卻還未立刻讀出其中異常。
諸葛恪卻已臉色一變,眼中滿是驚愕,急道:
“叔父,此事大為不妥啊!”
“我荊揚二州豪傑,自陛下起兵以來,便追隨左右,南征北戰,乃是陛下中興漢室的元功之臣,為大漢的復興立下了汗馬功勞。”
“那滿寵等人,不過是曹魏降臣而已。”
“太子身為儲君,此番伐漢中,如此重要的戰事,竟全用曹魏降臣降將,卻不用我們荊揚人,這可不是個好兆頭啊!”
諸葛恪越說越激動,聲音也漸漸提高,問道:
“叔父,莫非太子此舉,乃是天子授意?”
“是天子對我們荊揚功臣心生忌憚,有意想要扶持曹魏降臣壓制我們?”
“若真如此,實在是讓人心寒吶!”
聽得諸葛恪此言,蔣琬驀然省悟,瞬間驚出一身冷汗。
“元遜,休得胡亂揣測天子!”
諸葛亮瞪了大侄子一眼,正色道:
“天子行的是王道,行的是仁義,對我們這些荊揚功臣,從來就不曾有半分猜忌。”
“你如此揣測天子,當真是對天子的大不敬!”
諸葛恪被教訓了一頓,頓時意識到自己失言。
他忙低下頭,臉上露出愧疚之色,唯唯諾諾接受自家叔父教訓,口中道:
“叔父教訓得是,侄兒一時口快,說錯了話,還望叔父莫要怪罪。”
待得諸葛亮說完,諸葛恪眼珠一轉,便道:
“既然天子仁厚,對我們荊揚功臣信任依舊,那太子此舉,就是自作主張了。”
“難不成,是太子對我們荊揚人不信任,有意想向曹魏降臣們靠攏?”
諸葛亮捋著細髯,微微點頭,輕嘆道:
“這正是為叔擔心之事,所以才要你親自前往關中前線,從伯溫口中問明實情。”
“太子乃國之儲君,陛下近來又龍體欠佳,精力不濟,若太子若是突然有改弦更章之意,便是關係到了社稷安危,絕不能輕視。”
“你此去一定要務必問出個所以然來。”
諸葛恪聽懂了叔叔的言下之意,忙一拱手:
“侄兒明白叔叔的意思了,叔叔放心,侄兒今日就動身,即刻趕往關中,向大司馬問明實情。”
當下諸葛恪便收起了諸葛亮親筆信,告退而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