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馬之意,莫非是揣測那司馬懿會使出詭詐之計,令太子在張魯手下折戟沉沙?”
趙雲聽聞蕭和話語,瞬間警覺起來。
蕭和目光深邃如淵,微微仰頭,長嘆一聲道:
“放眼這天下,能與他司馬懿在謀略上一較高下、鬥上一鬥的,哪怕是在我大漢國中,那也是屈指可數啊。”
“若是孔明在,或是士元,又或是孝直,或許可保太子取勝,至少也能讓太子立於不敗之地。”
“可現下情況,孝直不幸染病在身,無法隨軍出征,孔明坐鎮鄴城,總理朝中政務,分身乏術,士元又在北境協助文遠防範鮮卑人的侵擾,皆不在我軍中。”
“如此一來,太子此次帶去的那些謀士,在謀略和見識上,皆非司馬懿的對手啊。”
趙雲聽後若有所思,剛毅的臉上漸漸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眼神中也透露出一絲擔憂。
半晌後。
趙雲心中仍有疑惑未解,便又開口問道:
“可雲有些不明白,大司馬既然擔心太子會敗於司馬懿之手,按常理也當分兵前往接應才是,為何卻要調兵增防潼關一線呢?”
“大司馬這其中的深意,雲實在難以參透。”
蕭和輕輕撥轉馬頭,緩緩歸營,一邊走著,一邊耐心解釋道:
“太子此次出征,畢竟率領著十萬大軍,聲勢浩大,而張魯所能調動之兵馬,最多不過三五萬人。”
“就算太子在戰場上遭遇不利,兵敗而歸,最多也就是被漢中軍堵在斜谷裡,無法繼續前進罷了,還不至於有性命之憂。”
“我所真正擔心的是,那司馬懿老謀深算,定會獻計給張魯,極有可能讓張魯以偏師於斜谷吸引太子的主力,卻暗中出奇兵走子午谷入關中。”
“一旦這支奇兵順利進入關中平原,便可在我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出其不意的襲取潼關。”
“若真如此,子龍你想想,會是什麼後果?”
聽到這裡,趙雲臉色瞬間大變,彷彿被一道驚雷擊中,霎時間驚出了一身的冷汗,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而下。
他急忙勒住戰馬,大聲喝令身後跟隨的心腹親衛:
“快,拿地圖來!”
親衛不敢有絲毫怠慢,迅速將地圖拿來展開。
潼關、漢中、斜谷、子午谷……這些地名逐一印入趙雲的眼簾。
趙雲的目光在地圖上飛速掃視著,口中不斷喃喃自語:
“奇襲子午谷,奇襲子午谷……”
最終,趙雲的目光落到了那條距離關中最短的穀道——子午谷上。
此谷位於漢中以東,不光距離關中最近,其北谷口離潼關不過百餘里。
若張魯真派一支奇兵走此谷,並且順利進入了關中平原,以其行軍速度,兩天之內就能殺到潼關城下。
且因曹操退守長安,漢軍數十萬大軍進入關中平原,長安以東諸縣已盡為大漢所有,故漢軍的主力都集中在長安一線。
而潼關方面的守軍,現下不足三千餘人。
如此單薄的兵力,如若這支漢中軍奇兵,出其不意殺到潼關之下,還真有可能一舉攻破潼關。
一旦潼關被攻破,這支奇兵便可分兵北上,兩日之內就抵達蒲坂,一併將之拿下。
潼關和蒲坂皆失,漢軍通往關東的糧道,就將在一夜之間被截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