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陳帝業

第51章 兵戈

那商客只聽見艄公苦澀言道。

“郎君,那驛人背插三色旗,是朝廷的五百里加急傳驛。”

“千里之外,恐怕又有兵戈將起了。”

————

驛馬馳入建康。

那封五百里加急的奏陳,穿過三重禁衛,在半個時辰之內,擺在了陳伯宗的案頭。

陳伯宗覽過其中信件,立時便吩咐宮人將章昭達召入大內。

殿梁之上,一隻闖入禁地的蜘蛛,正不厭其煩地編織著一張巨大的蛛網。

良久,見章昭達終於看罷信件,陳伯宗斂容正色問道。

“平州之事,周將軍之上中下三策,章公可有看法?”

章昭達將那信件置於案上,唯留那信中所附的一紙輿圖在手,他言道。

“若臣用兵,則將取周將軍之上策。”

“天子請看此圖。”

章昭達以指作筆,在那遼東輿圖上點畫言道。

“以周將軍信中所言,而今遼東三分,我據東南,百濟據西南,高麗據西北。”

“百濟、高麗欲趁我平州立足未固,舉大兵奪之。”

“或言百濟將興兵二萬,高麗將起兵六萬,合八萬之眾擊我平州。”

“而平州堪用之兵不過三萬,其中精兵不過六千。”

“若以常理論之,實難應對。”

言及此處,章昭達向陳伯宗討了紙筆,在其上描畫起來。

“周將軍之下策,棄北新羅之地,但守要點,待兩寇兵疲,則出精兵以擊之。”

“臣觀此策雖能退敵,不能平寇,非為良謀。”

“周將軍之中策,於北新羅故地堅壁守城,先滅百濟,再以滅國之威迫高麗罷兵。”

“臣觀此策雖能破敵,然高麗全實,平州之患仍未解。”

到此,章昭達終於將那上策的用兵大略於紙上畫好,他指著圖案對陳伯宗言道。

“周將軍之上策,魄力極大。”

“先行堅壁清野,盡棄北新羅之地,但留數百輕騎,以擾高麗糧道。”

“次以弱軍守國原城,扼高麗南下之要津。國原臨水,高麗輜重必由漢城水行而上。”

“周將軍則以精銳疾馳,先敗百濟,敗而不入其境,即乘大舟,繞海而上。”

章昭達將手指點在圖上漢城之處,激動言道。

“是時我軍直插漢城,斷高麗大軍糧道,再發輕艦快艇,沿水破其糧船。”

“如此,高麗數萬大軍則困於山川之間,進退不得。”

“彼時,我軍趁勢而取之。”

“如此,則平壤之南,將盡為我之馬場也。”

言罷,章昭達躬身道。

“臣雖不才,懇請陛下用此上策。”

陳伯宗早有此意,從周羅睺的計略裡,他看到了後世仁川登陸的影子。

這是野心極大的戰法,一旦成功,則陳國於遼東境土,再無敵手。

此策於人,誘惑極大。

陳伯宗稍作沉吟,向章昭達答道。

“朕意付五千精兵於平州,另使樊毅將軍赴遼,受周將軍節制。”

他亦是知曉周羅睺此策的風險,是以為平州增兵增將,以強其戰力。

他繼續言道。

“朕意將從章公之諫,用周將軍上策。”

“章公可另有餘言?”

章昭達確是發現了皇帝佈置中的一處漏洞,他進言道。

“可使運兵海船留平州,以便周將軍渡海攻戰。”

陳伯宗這才醒悟了自己佈置的不足,從容言道。

“朕失其慮,章公之言甚善,朕將從章公之議。”

殿樑上,一隻蠅蟲撞上了那張蛛網。

它拼命掙扎著,卻終是難逃毀滅的厄運。

————

天嘉七年六月。

陳帝陳伯宗以徐儉為(三品)散騎常侍、都督平州諸軍事,持節總平州軍政。

又以周羅睺為(三品)安東將軍、平州通判,實掌軍務。

復遣(四品)翊師將軍樊毅率五千精卒乘船赴平州,受周羅睺節制,併發庫錢四千萬賞之。

外鎮諸將於是皆知新帝亦愛邊功,愈親愛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