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陳帝業

漢隋西域人口考據

伊吾,人口-0.2萬,勝兵-400。

高昌,人口-3.5萬,勝兵-7000。

吐谷渾西域轄地,人口-1.6萬,勝兵-2000。

于闐,人口-4萬,勝兵-4000。

朱俱波,人口-1.5萬,勝兵-1500。

葛盤陀,人口-0.9萬,勝兵-1000。

疏勒,人口-2萬,勝兵-2000。

龜茲,人口-8萬,勝兵-8000。

焉耆,人口-2萬,勝兵-2000。

以上,西域南疆在570年,存9國(伊吾為突厥領地),人口共計23.7萬,勝兵27900。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從前秦的勢力退出西域之後,西域一直處於混亂狀態,人口應當出現了相當嚴重的損失,本估計採用了較為樂觀的估計。

至於勝兵率下降,主要是由於隋書、唐書見載的勝兵很少,作者對人口進行了高估。

另外,這一時期佛教在西域十分興盛,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記》中,記龜茲國有僧眾五千。

若按照當時周齊僧眾占人口10%的比例,本文的8萬還是對龜茲人口進行了高估。

但是在唐太宗時代,龜茲還發生過被唐軍斬獲萬計的情況,對其人口,或許仍然應當以樂觀估計。

總之,如果悲觀估計,570年的南疆人口將低於20萬。

當然,本書今後還是將持本文中23.7萬的觀點,作為未來推演的基礎。

相信透過本文,各位能對歷史上唐初在西域經略的反覆有更深的感悟。

西域人口稀少,綠洲狹小,本土食物產出有限,而在西域用兵的後勤損耗卻極大,這便是6、7世紀經略西域最大的內部困難。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