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本篇節選自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五世所撰《東行札記》,又稱《君士坦丁東遊記》。
注2:君士坦丁五世(718-775),741年至775年為東羅馬帝國皇帝。
君士坦丁五世在位期間,主持羅馬軍團進行火器化改革,並聯合唐武王李隆基夾擊大食,最終恢復了東羅馬帝國為大食所侵佔的敘利亞領土。
738年,其父利奧三世命君士坦丁為東行副使,出使唐國,君士坦丁歸國後,以沿途見聞撰成《東行札記》一書。
———————
正文
唐國人用開元來作為年份的稱謂。
當我與使團達到唐國首都興陽(今伊朗薩里)時,已經是開元三十二年(738年)的秋天了。
興陽是座正方形的巨大城堡,她的城牆周長是十六羅馬裡(24公里),長度甚至超過了君士坦丁堡的狄奧多西城牆。
興陽的城牆是由磚石壘砌而成的,高度達到了驚人的二十五羅馬尺(7.5米)。
據說,這道城牆從唐國定都於此的貞觀五年(631年)便開始修建,用了三十四年的時間,才在永徽十六年(665年)最終落成。
興陽城的東面,有一條從伏南山(厄爾布林山脈)裡流出的興水河。
據說,正是由於唐王的先祖李世民在這條河邊戰勝了強大的軍閥李軌,才奠定了唐國對廣闊東方的統治。
唐國人充分利用了這條河中的水,他們採用來自更東方的大陳國的工程技術,在興陽修建了一個令人震撼的地下排水系統。
興水河中的水,在一開始,會從東南注入興陽城外深達十五羅馬尺(4.5米)的護城河中。
之後它們會透過與護城河相連通的,東南高西北低的地下溝渠,藉由重力,自然而然地將那些人們排入地下的汙物衝涮乾淨。
最後,這些溝渠會從地下穿過護城河,在興陽城西北方的一片緩坡之下排放汙水。
在那裡,有一塊平坦開闊的農地,城外的農民們會利用這些從城內排出的汙物來肥沃土地。
他們就在這樣的土地上種植瓜果蔬菜,又將這些土地的產出販賣給城內的居民,進而形成一種美妙的良性迴圈。
就和那些威力驚人的槍炮一樣,這是無疑也是迷人的東方智慧中的一種。
在興陽,我寓居在詩人李白的家中。
李白在唐國的正式官職是正八位的翰林待詔。
翰林待詔在唐國,只是個年薪不過180個米利阿里斯(拜占庭銀幣)的小官,按常理推論,李白的日子應當過得相當拮据才對。
但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
唐國擁有發達的印刷業,因此,李白的新詩總是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藉由新聞紙或是詩集出現在唐國七百萬漢人的案頭。
李白由此獲得了上百萬米利阿里斯(合20萬兩白銀)的財富。
住在唐國的漢人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愛閱讀的一群人,遊走在興陽的街巷中,你總是能看到手捧書卷的漢人。
李白告訴我,興陽擁有超過五十萬的人口,其中四十七萬都是漢人。
難怪行走在興陽的街道上時,你總是能發現一家又一家的書店。
興陽城中還有一樁有趣的事物,那就是最近方才從東方的大陳國引進的蒸汽火車。
唐國人用這些蒸汽火車代替馬車在城市中運營著幾條公共交通路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