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之道士下山

第256章 夜行

初春的“寒山寺”,山風還帶著料峭寒意,前來燒香的善男信女並不算多,禪院角落的梅枝也剛剛綻出了幾粒骨朵。

一位老僧立在石階之旁,身形修如古松,看模樣能有七八十歲的年紀,卻鶴髮覆頂,面容竟泛著孩童般的瑩潤光澤。

一領僧衣洗得發白,布紋間似還沾染著山間晨露,袖口處磨出了細細的毛邊,瞧著與寺裡掃地的老僧並無二致。

老僧就那樣靜靜站著,明明距石階上的擎雲等人不過丈許,卻又像隔了層朦朧山霧——

你能看清他垂在袖中的手指骨節分明,能瞧見他僧袍下襬隨山風微晃,可凝神想去探他氣息,卻只覺空空蕩蕩,彷彿眼前這人不是肉身,竟是山嵐聚成的影子,抬手便能穿過去。

“大師謬讚了,貧道擎雲來自東嶽泰山,幼時也曾讀過幾本道藏,於佛法卻是一竅不通,方才亦只是隨口胡言而已。”

看這老僧的裝束,顯然並不是身份多麼高貴之人,可擎雲還是先行施了一禮,不管怎麼說,對方的年歲在那裡放著呢。

“擎雲?好名字!‘擎劍裁風驚鶴夢,丹心一片寄蒼雲’,小道長年紀輕輕,如今就有了一身不俗的修為,更是見心明性,若身在我佛門之中亦可有羅漢之資也。”

好嘛,擎雲只是報了一個名字而已,沒想到來的這位老僧竟然七想八想的,不僅用“擎雲”二字隨口嵌出兩句詩來,更是連“羅漢”都喊出來了。

當然了,擎雲有今時今日的修為,被人當面稱讚的機會自然不少,老和尚就算是說的過分了一些,擎雲勉強還能接受。

讓擎雲有些“納悶”的是,來的這位老僧顯然是身懷絕技的江湖人,可聽到了“擎雲”之名居然沒有任何的反應?

“一個名字而已,或是家師當年對貧道有些許期望,方才給了這個尚算說得過去的道號。貧道還未請教老禪師的法號?......”

這裡是“寒山寺”,可擎雲想破了頭顱,亦不曾想到此時的“寒山寺中,能有什麼叫得上字號的高人與之對應。

莫非,此老僧又是一個隱世不出的強者?

“法號嘛?......老僧雲遊四方多年,這一年多才掛單在‘寒山寺’中,閒暇之時也曾給年輕一輩的修佛者講講經文,他們都叫老僧‘布經和尚’。”

“布經和尚”......

這算哪門子法號?

“咔——”

原本大好的天氣,擎雲這邊正和這位老僧說著話呢,誰曾想天空中毫無徵兆地一道雷聲響起。

緊接著,就有稀稀疏疏的雨點落了下來,擎雲只是微微一愣,對面那位老僧兩道壽長眉卻皺了起來。

“擎雲道長,今日此間來的香客不多,如今又驟然降雨,不如請擎雲道長及貴屬暫入禪房避雨如何?”

下雨天,留客天,擎雲等橫不能冒雨而行吧?

再說了,他們今日是專程前來拜謁“寒山寺”的,都還沒來得及進去上一炷香呢,焉能就此離去?

“如此,貧道就叨擾老禪師了——”

先前之時,擎雲等人已經穿過了“天王殿”,那裡供奉著彌勒佛、韋馱菩薩及四大天王,殿中有數人正在祭拜,擎雲才沒有駐足。

而眼前這座大殿的規模更為宏偉,上書“大雄寶殿”四字,擎雲尚未入內呢,王威和李猛二人一左一右先一步走了進去,張彪和趙悍則很自覺地守在“大雄寶殿”的殿門兩側。

“擎雲道長,此處為‘大雄寶殿’供奉的乃是釋迦牟尼佛,多有文武學子前來乞求學業、事業有成,擎雲道長亦可上柱香的。”

那位名叫“布經和尚”的老僧,亦沒見到走得有多快,卻先擎雲一步來到一尊大佛之側,伸手很是熟練的捻起三支香來。

這老僧,當真要讓擎雲這位道士來上香嗎?

“哈哈,也好!我道家講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佛門亦有‘諸法實相’、‘自在真如’。”

“道門講究‘修心煉性’,而佛家亦說‘明心見性’,可見佛道有諸多相通之處。”

“今日貧道不代表任何一方,亦不敢代表道門,僅以一顆向善之心給釋迦摩尼佛上香三炷!”

得,原本只是隨意來“寒山寺”逛上一逛,早知道會這麼麻煩就提前更換一套裝束好了,話說他擎雲似乎就沒怎麼穿過道袍以外的服飾吧?

“阿彌陀佛,擎雲道長如此心性,可惜不能入我佛門,惜哉、惜哉啊——”

擎雲恭恭敬敬地衝著大殿當中那座高大的釋迦摩尼佛像拜了三拜,然後將手中高擎的三炷香插入身前的香爐之中。

“看來這雨一時半會兒停不了,老禪師可否安排一間禪房與我等,也好暫做歇腳之用。”

擎雲等人是吃了午飯才過來的,如今大殿之外細雨連綿,天色顯得異常的昏暗,說不得今夜都難以返回姑蘇城中了。

“老僧不管寺中雜務,待會兒可告知知客僧,禪房、齋食自當悉數奉上,老僧告辭了......”

那老僧顯然很是看好擎雲,愛才惜才之舉溢於言表,可當擎雲提出討要一間禪房之時,老僧卻直接告辭了?

這前後的反差可是有些大。

“雲師兄,‘大雄寶殿’之外來了一位小沙彌,然後那位老僧就隨其去了後殿,我等要不要跟去看看?”

王威和李猛一直就矗立在一旁,方才那個老僧出現的蹊蹺,不僅僅擎雲生疑,王威的心裡同樣在泛著小九九。

單單以江湖經驗來論,王威恐怕還要在擎雲之上,原本就比擎雲大著幾歲,這些年跟著擎雲走南闖北的,很多突前、善後的事情可都是王威在掌控著。

“無需如此,橫豎我等也只是避避雨頭而已,真吃了他們一頓齋飯,明早離開之時送一些香油錢就是了。”

僧道廟宇,原本就有濟扶眾生之便,所謂十方化來用於十方,至於說給不給錢,那就全憑心意了。

正所謂,出家人不愛財,越多越好!

......

上了香、拜了佛,安排了禪房,還真就混了頓齋飯吃。

擎雲乃是出家的道人,卻從來不曾禁過葷腥,可這“寒山寺”送來的齋飯卻是地地道道的齋飯。

只是,擎雲等人吃了之後讚歎連連,若是天天能夠吃到這樣的齋飯,似乎留在“寒山寺”當和尚也不錯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