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距離泰州四十多里。
陳凡在水門租了一條小船,花了大半日時間才趕到海陵城東的溱潼。
溱潼是一個小漁村,以離村不遠的溱湖得名。
溱湖又名喜鵲湖,湖邊大多都是溼地,平日裡長滿了蘆葦,一眼看不到頭。
只有湖西岸的地面較為平整,岸邊有座南山寺,寺裡有座藥師佛塔佇立在湖邊,若是從湖上划船經過,無波如鏡的水面上就會倒影出慈祥閉目,手捏佛印的藥師佛。
陳凡的家就在溱潼村西,距離南山寺不遠,陳家向來以種田、打漁為生。
家裡雖然談不上富裕,但還是能混上個溫飽的。
陳凡僱的牛車剛剛趕到村口,曬太陽的七大姑八大姨就發現了他。
“是陳準家的二郎回來了。”
“哎喲,你說說這老陳家祖墳是不是冒青煙了,陳家大房陳軒考中了秀才,這陳家二房的陳凡又考中了童生,了不得咧。”
……
陳凡並沒有因為自己讀書人的身份,回到鄉里便高高在上,見到村口的鄉親,他連忙跳下牛車,站定後恭敬朝眾人施了一禮。
一群中老年婦女見狀眼睛都笑眯起來了。
“哎喲,二郎回來啦!”
“二郎到底是讀書人,就是知禮,不像我家狗蛋,二十多了,見到人連個屁都蹦不出來,臉紅的跟大姑娘似的。”
陳凡沒敢搭話,雖然這個年代在鄉間,跟年紀大的女性聊聊家常那也不算逾矩。
但他畢竟是個讀書人,家長裡短的事情還是算了。
再說了,他現在也沒心思說話,家裡那一關,他還不知道怎麼過呢。
牛車慢騰騰又行了裡把地,陳凡終於看見了記憶中的家。
土胚的泥巴院牆齊腰高的樣子,院裡兩排蓋了四間土胚房,在院子的東西也各有兩間草房。
東邊的兩間,一間是蠶房,一間用來擺放雜物。
西邊的兩間,一邊是廚房,還有一間存放稻米。
院子後面看不見的地方,茅廁和豬圈連通,上廁所的時候,旁邊的二師兄哼哼唧唧,一副等風來的樣子。
至於茅廁不遠處就是溱湖,那裡用竹條紮了圍欄,十幾只鴨鵝開啟圍欄就能徜徉大湖,自在無比。
典型的南方農村百姓之家。
剛到門口,陳凡還沒下車,柴扉就被人從裡面開啟,大哥陳休那張憨厚的臉上露出驚喜之色:“二弟,你怎麼突然回來了?向書院告假了?”
他這麼一大聲,頓時院裡動靜大了起來,孃親劉氏插著手急匆匆從院裡小步快走了出來。
“二郎,你回來怎麼也不說一聲,好讓你哥去縣裡去接啊。”
陳凡連忙攙住小腳的母親,轉頭對大哥道:“來回這麼遠,不敢勞煩大哥。”
陳休憨厚的撓了撓頭,莊稼漢子也不會說話,只悶悶道:“不麻煩不麻煩。”
就在一家人其樂融融之際,突然裡面傳來一個女人欣喜的聲音:“是他二叔回來啦,快,丫頭,叫二叔。”
說罷,一個大臉盤子,頭裹靛藍細布的女人推著一個黑小子匆忙走了出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