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進士三千

第73章 文風

當陳凡看著周良弼、楊廷選和錢琦等人一起來到他的社學時,腦子瞬間糊塗了。

他不明白,這幾個人怎麼會湊到一起的。

不過周良弼很是客氣,笑著對陳凡道:“前些日子見陳夫子作得好文,今日恰臨海陽(海陵古稱海陽),特來看看弘毅塾。”

這番話說完,錢琦等人心中更是疑惑。

雖然大梁朝的知府也有文教之任,但突然來了海陵第一站就來弘毅塾,這裡面怎麼都透著古怪。

他們不明白,但不代表一行人中沒有明白人,楊廷選心中詫異,他原本只當陳凡受知州薛夢桐青眼,沒想到周良弼也……

陳凡壓下疑惑,趕緊上前一禮道:“未知大人屈尊,有失遠迎。”

跟前幾次見到周良弼時不同,今天的周良弼態度和睦,微笑著上前親自攙起陳凡,隨後道:“無需多禮,陳夫子,帶我去塾堂看看。”

……

當週良弼看到塾堂內只有薛甲秀與賀邦泰兩人時,目光中微微有些詫異。

薛甲秀他是認識的,畢竟泰州與府臺衙門同在泰州,薛夢桐的兒子跟自己兒子周炳先以前還是同窗。

而賀邦泰他當然也認識,兩日便將《論語》倒背如流的“神童”嘛。

看到這,他狀若無意道:“陳夫子剛至海陵,止招收這兩名學生嗎?”

陳凡和楊廷選臉色皆是一變,但陳凡很快調整過來道:“學生才疏學淺,城廂百姓還未盡識!”

聽到這話,周良弼沒說什麼,可錢琦等人卻露出幸災樂禍、意味深長的笑容來。

周良弼不疑有他,搖了搖頭道:“可惜!”

眾人也不知道他“可惜”什麼。

等周良弼坐下後,看著伺立在一旁的陳凡道:“前日經會,下官覺夫子於經義一道頗有鑽研,今日來此,特有一問請教先生……”

陳凡連忙拱手道:“不敢!”

周良弼笑了笑道:“那日觀陳夫子經義,似頗推崇韓昌黎?”

陳凡那篇《小子》是模擬聖人與弟子的對話,對話嘛,自然要樸素自然,沒有一點文表華豔的意思。

這在周良弼看來,就是陳凡其實是“言必盡真”、“不尚雕彩”的古文派。

陳凡沒有反駁,想了想後答道:“經義之道,或氣機暢通、或魄力雄渾、或格局宏大、或辭藻華美,體用一心,究竟還是要落在作文者對經典的理解。”

周良弼聞言一愕,在他看來,陳凡那日所作之文,幾乎沒有一點華麗的辭藻,行文頗有韓昌黎、蕭穎士等人“載道”、“明道”的意思。

而且時人受韓愈“學古道而欲兼通其辭;通其辭者,本志乎古道者也”的影響,也頗為尊重複古的文風。

可陳凡卻說“辭藻華美”亦是經義作好的關鍵。

想到這,他不由坐直了身體正色道:“請教夫子,做好經義,有無得心應手之法?”

他的問題剛剛問出口,一旁的錢琦連忙道:“府臺大人,此問,學生似可答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