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進士三千

第67章 巡按御史

週三近此文,就是以陳凡一個穿越者的身份看來,都寫得十分生動活潑。

八股文不是都是那種思想僵化、之乎者也讀著腦袋就大的文章嗎?

陳凡覺得,另一個世界的人對八股文章實在是太小瞧了。

比如週三近在描寫孔子改換裝束時“冠去其章甫,衣變其縫掖;長人而飾齊民之貌,懷玉而行被褐之權”。

這麼一描寫,讀者立刻能夠腦補孔子混跡於市民之中潛行的情景,栩栩如生。

一篇文章寫得生動活潑卻又能不失題旨之真的本領,陳凡不信對方就是個普通的生員,更不可能是個被歲考降為五等的差生。

陳凡想到這突然笑道:“爾德之文甚好,剛剛你問聖人為何遇宋桓司馬選擇微服逃走,文中的解釋正是夫子想要給你的答案。”

我艹,臉皮好厚,週三近都已經傻了,還特麼能這麼搞?

他黑著臉道:“那請教夫子,我的第二個問題還請夫子教我。”

還是逃不過去啊。

陳凡輕嘆一聲。

週三近的第二個問題,桓魋要殺孔子,直接就派人去殺了,為什麼要多此一舉,把孔子曾經待過地方的一棵樹給砍了?

陳凡想了想後開口道:“春秋筆法,大而概之。”

“桓魋發現聖人在樹下講學,所以派人先去砍了那棵樹。”

“在你看來,那是一棵樹,但在我看來,那是一片森林。”

週三近懵了,什麼意思?這夫子腦子是不是出問題了?

陳凡解釋道:“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禮】中軍禮便是田獵和兵法之制。”

“聖人當年率領弟子周遊列國,一路兇險無比,若是不懂兵法,早已亡身殞命。”

“故而若當年在宋國,聖人知道桓魋要對自己不利,所以在森林邊故佈疑陣。”

“桓魋兇且蠢,被聖人躲入林中遍尋不著,故怒而伐木,企圖找到聖人一行。”

“你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嗎?”

週三近聽到這怔怔地看著陳凡,半晌說不出話來。

記錄孔子當年發生的事情,在儒家典籍中都是簡單描述。

陳凡發揮想象,把孔子設想為一名超絕的兵家,利用地形跟桓魋周旋。

這還真不失當年之事的一種可能。

沒有資料佐證,所以週三近也無法辯駁。

更何況陳凡的設想並非天馬行空,而是有理有據。

在那個年代,孔子等人輕車簡行,自然可以鑽林子,但各國的軍隊當時大多都為車兵,想要追上孔子一行人,只能下車步行。

可在漫漫密林中跟孔子一行人捉迷藏,那不是跟大海撈針一樣?

所以最後桓魋知道追不上孔子等人了,便砍了孔子故佈疑陣時講課的那顆樹用來洩憤。

……

放課後,陳凡將一眾孩童全都放走,只留下週三近。

“爾德兄,你不是發社生員吧?”陳凡笑著看著對方。

週三近瞥了一眼陳凡道:“何以見得?”

“彼桓子者,摩厲以須,政盱衡一峨冠博帶之孔丘而剚之刃,而孔丘則已過宋矣。”

(剚,zì,動詞,用刀刺入的意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