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進士三千

第66章 秀才難考

“夫子,您講得真好,可以再給我們講兩個故事嗎?”臺下的學生們興奮起鬨道。

陳凡臉色一黑:“都給我看自己的書,週三近,我佈置給你的經義題你寫完了沒有?”

週三近:“……”

一堂課結束了,陳凡讓所有人都離開塾堂,自去外面活動,獨獨留下了週三近。

週三近時而蹙眉,時而奮筆疾書。

陳凡也不催他,自拿了本《中庸》在讀。

他其實也很好奇,這個時代的秀才到底是什麼水平,呃,雖然這秀才是秀才中的樂色,但人家畢竟也是憑本事考上去的。

透過週三近的水平,自己也能對院試的錄取比例有個大概得了解。

不一會兒,週三近擱筆,拿起卷子來到講案旁。

“微服而過宋!”一筆精美的小楷呈現在陳凡面前。

週三近的小楷法度森嚴,一筆一劃間氣度從容優雅,

所謂見字如見人,陳凡不能理解,寫出這筆字的人為什麼在歲考中只考了五等。

再看破題。

“聖人之過宋,聖人亦有道焉。”

“嘶!”看到這個破題,陳凡坐直了身體,神情有些驚訝。

“吾第少施神聖之變化,而已能挫折宵人之鋒芒。”

“吾且暫蹈鳳德之羽儀,而已足遠離奸雄之矰繳。”

……

“聖人不過送,則聖人必屈。聖人不屈,禮也,義也。聖人微服過宋,聖人之秉禮守義也,造次於是,顛沛於是也。”

……

《孟子》多論事之吻,作孟子題必須擒住主題,其餘瑣碎之事,能否自我斟酌去取,才是考察考生最重要的部分。

本來孔子微服過宋在很多儒家學者看來,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

但週三近卻給出了,孔子立命修身、秉禮守義的變通之才。

更難能可貴的是,週三近以此為主題,捨棄其餘情節,展開闡發議論。

這等識力眼光,超出一般士子不知多少了。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對方是怎麼把孔子嚇得易容逃跑寫得如此大義凜然的。

那是因為不瞭解孔子之前發生的事情。

孔子五十六歲的時候。當時,在魯國擔任大司寇不到五年的孔子,受到了“三桓”的排擠疏遠;而魯定公被齊國送來的美色誘惑,也刻意冷落起來。種種跡象讓孔子心灰意冷,於是便罷職離鄉,踏上了周遊列國的旅程。

出國後的第一站,孔子先是去往齊國,後又輾轉來到衛國,兩國君主都給予了相當的禮遇。但或許是出於對“三桓”的忌憚,卻並沒有授予實實在在的官職,這就已經很讓人沮喪了。

更離譜的是,不久之後衛太子蒯聵刺殺夫人南子事發,衛靈公竟然將孔子視為重要嫌疑人,並採取了秘密監視等極端措施。這些舉動讓孔子感到萬分惱火,一怒之下又帶著弟子離開了衛國,打算到陳國去碰碰運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