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幾十年的時間裡,想要保持身體沒有傷口,沒有破相,這其實真得很難。
曾子快要死了,他把弟子叫到身邊,讓弟子們看,我這一輩子總算沒有毀傷父母給我的身體,我鬆了一口氣。
而你們啊,還要繼續努力啊。
小子們。
大概其,陳凡覺得這段話想要表達的就是這番意思。
他思索片刻,最終在紙上落筆寫下破題:
大賢有意於門人,而呼之使自覺也。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說,曾子想要傳授門人些東西,於是把門人叫到身邊,給他們看自己手腳,卻不明說,很多東西還是要這些門人自我覺醒的。
這個破題,陳凡寫下後就不是很滿意,覺得實在太過平平無奇。
並沒有那種高屋建瓴的闡發。
不過陳凡並不在乎,這畢竟不是府試、院試,寫得不好也無所謂。
就在他準備落筆時,陳凡突然停下筆。
“雖然這不是府試,但在場有洪昇這樣的宿儒,還有知府周良弼與知州薛夢桐在旁。”
“自己若是寫得太差,豈不是讓周良弼心中坐實了我教不了他家孩子?”
“估計也會讓薛知州的推舉變成笑話吧,畢竟我去海陵辦社學是他推薦,安定書院那裡肯定已經收到了訊息。”
陳凡看著破題,心中有些後悔下筆太過輕率。
他這時重新放下筆,腦海中盤算如何把這篇文章寫的漂亮些。
曾子臨死前把門生弟子叫到身邊,是為了教導弟子們要知道什麼是孝!
陳凡皺眉:“這一點,應該很多人都能想到的。”
都在第一層,沒有什麼閃光點可不行啊。
那從這一點能不能將這件事引申出去呢?
“孝!”陳凡口中沉吟。
突然,他的眼中亮光一閃而過:“孝,仁孝。儒家之所以能夠成功,這兩個字就是安身立命的本錢。”
由孝及仁進行闡發,那自己就能登上高臺,刷掉大部分競爭者了。
他將腦子裡的想法捋了一遍,突然一下子似乎想通了很多。
曾子一輩子保護身體不容易,那一輩子做個好人是不是更難?
作為孔子的高徒,曾子致力追求“仁”,渴望成為君子,乃至聖人。
但是,要做到心歸仁道,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是很難的。
人的思想心意,如霧如電,念念不息,如大海中的浪頭翻滾,誰能保證其一生都沒有罪惡的念頭產生?
就算沒有惡念,那私慾呢?
一旦產生惡念和私慾,人心就不再純粹,就會有失慎獨,背離“仁”道。
陳凡想到這,心中已經搭好了這篇經義的框架。
“還不夠,想要出彩,時文時文,文體要夠時髦!”
“有了!”
只見他落筆在紙上寫道:“夫小子則有小子之身矣,呼之而有不悚然者哉!”
“孰有身而非百年必盡之身,孰有身而非即千載不朽之身。小子思之,其所以必盡者謂何,而其所以不朽者亦謂何?則小子之無歉於小子者,固自有在二能不為之惻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