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凡正在如火如荼搞著學校建設的時候。
許久不見的縣學教諭張邦奇登門拜訪。
這個老例監,再次見到陳凡的時候可沒有了第一次見面時的“囂張”了。
陳凡如今中了舉人,已經不在州府縣學的管轄範圍之內了。
所以再見陳凡,老例監很是客氣:“陳解元!”
“張先生!倒是有些日子沒見,你那養馬的事情?”
張邦奇苦著臉搖了搖頭道:“北馬還是不適應南方,太僕寺送來的馬,已經死了二十多匹。”
陳凡詫異道:“怎麼回事?”
“陳解元推薦來的那些人,養馬倒是用心,其中不少也頗擅養馬,還是老問題,北方實在受不了江淮地區的氣候,生病的不少。”
“馬種問題啊,那就沒辦法了!”
現在楊廷選已經調走,俞敬倒是挺配合馬政,但太僕寺自己的問題,地方上再怎麼配合也沒用。
“這次來,倒不是為了養馬的事情!”
“哦?”
張邦奇搓著手,有些不好意思道:“陳解元,你也知道,老夫跟車大人一樣,都是寧波人……”
“嗯!”
“事情是這樣,老夫家鄉寧波,往年參加鄉試,每年都有大幾百,乃至上千,每一科鄉試,寧波在浙江是除了杭州府外,登榜人數最多的。”
“但是今年……”張邦奇有些難堪道:“但是今年寧波府登鄉榜的人數,只有二十多人。”
陳凡問道:“往年是多少?”
“之前最少的一科也有三十八人。”
陳凡點了點頭:“那張先生的意思是?”
“恰好車大人跟知府戴繼本是舊識,我又在車大人幕中多年,故而跟戴知府相熟!”
“戴知府馬上就是還有三年,便是九年考滿,若是不能在大計中獲得上上的考語,恐怕宦途就要艱難了。”
陳凡疑惑道:“不是,學老先生,你這東一榔頭西一棒的,到底想說什麼?”
“戴知府怕三年後,本府鄉試登榜人數還是這麼少,所以想帶著本地府學、縣學和幾個書院的山長,來咱們弘毅塾取取經。”
陳凡聞言,突然就很想笑。
這不是外地老師來本校聽課嗎?
自己小時候班級後面,經常在上課時湧入一大群老師,搞得那一堂課,站在前面講課的老師聲如洪鐘、鏗鏘有力,就連小屁孩的他們也一動不動,腰板挺得筆直。
“這!我一年輕後輩,何德何能……,不過,這戴知府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
“車大人每月都有與徐家的書信往來,其中少不得考校外孫的功課,加上小石先生在車大人面前說了弘毅塾不少事情,戴知府應該是從車大人那裡聽說了。”
陳凡明白了,人家要來聽課,這是好事啊,這也是向外界展現弘毅塾風貌的一個機會不是。
“行,戴知府一行什麼時候到?”
“他們已經到了南京,三兩天之內就應該到了。”
“這麼急?”陳凡有些詫異,他還想著好好備課,然後帶著孩子們演習一番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