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獅虎,宰狼熊,你說是普通書生?

第423章 思緒亂成了一團漿糊

將這個糾纏了中原王朝數千年的心腹大患給徹底抹去。

劉啟要把匈奴的牧場變成大晉的農田,把匈奴的汗庭變成大晉的新邊關。

所有匈奴男人要進礦山當奴隸。

所有匈奴女人要成為大晉子民的妻妾。

他要用最徹底的同化,讓“匈奴”這個稱呼消失。

這是一個龐大又極端的計劃。

想要做到這些,靠手上的幾萬精銳遠遠不夠。

他得拉起一支規模更大、後勤更穩的遠征軍。

義務兵役制的推行正好讓這件事有了實現的根基。

《大晉兵役法》一出,招兵引發了全國熱情。

許多青壯抱著功成名就和改命的念頭踴躍從軍。

三個月下來,劉啟手裡集結了三百多萬合格新兵。

這些兵被送到各地軍營,接受半年高強度的現代化訓練。

他們學的已經不是冷兵器技術,而是用槍、扔手雷、修工事、搞配合。

紀律嚴格,思想灌輸到位。

“忠於王爺,忠於國家,開疆擴土,建功立業”

這些觀念反覆強化,變成他們腦子裡唯一的信條。

半年後,一支擁有三百多萬人的現代化大晉陸軍,正式組建。

這支軍隊規模和戰鬥力已經超出了當時所有國家的認知。

他們像一頭剛被放出牢籠的巨獸。

隨時能碾壓攔路的一切敵人。

劉啟成了這頭巨獸真正的主人。

軍隊成型以後,他沒有急著開戰。

糧草未備,打不長久的仗。

對整個草原的匈奴來說,補給才是真拉鋸戰裡的勝負關鍵。

歷史證明,中原歷次北征,多數都是栽在了過長且薄弱的補給線上。

劉啟不會讓以前的失敗重演。

所以他動用國家債券籌來的資金。

在北方搞起了空前的基礎設施升級。

修了多條寬闊的水泥路,連通京城和北境。

還讓神機營用“黑科技”鋪設了幾條城際鐵路。

蒸汽機車帶動車廂連軸轉,把兵員和物資往前線送。

邊境地區,他建起了幾十座大型兵站與補給點。

每個基地裡的糧彈,都能支撐十萬軍隊高負荷作戰一年。

他打造出來的是堅實到極致的鋼鐵後勤線。

確定只要大軍踏上草原,後路無憂。

士兵只需要繼續前進、作戰與征服。

等一切佈置妥當,劉啟終於把矛頭直指那個宿敵。

大晉共和國元年秋天,劉啟以皇帝身份給匈奴單于最後通牒。

通牒直接威脅:要求匈奴單于立即投降,帶部落臣服大晉。

還要交牛羊百萬,戰馬十萬,美女三千。

否則,大晉三百萬大軍就要踏平全草原。

敢反抗的,都一個不留。

這封處處帶侮辱的通牒很快送到匈奴汗庭。

新任匈奴單于冒頓接過通牒。

當場拔刀把遞信的晉國使臣劈成兩半。

“欺人太甚,實在是欺人太甚!”

冒頓抓著大刀,緊盯著前方,眼裡全是怒火。

“那個所謂的鎮國武成王,那個南人的懦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