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震驚了李世民

第714章 心是真黑,招是真高

說到這裡,他老神在在地豎起一根手指。

“首先,百姓購買國債的收益,一定要大於錢莊的利息,其次國債的憑據,要貨物化,能流通……”

李世民有些茫然地看著王子安,他覺得自己聽懂了,但好像又沒聽懂。他不由下意識地掃了一眼唐儉,唐儉頓時心領神會。

“國債的收益,一定要大於錢莊,這個我能明白,可你說的國債憑據貨物化是什麼意思?”

“簡單的來講,國債不能跟尋常的借據一樣,不論多少,就簡單粗暴的給一張借據,而是要按照金額數目,統一印製,比如以百錢,千錢,萬錢為單位,分別印製,分別出售,而且允許收購國債的百姓之間相互交易……”

李世民、唐儉和長孫無忌三人,都是大唐頂尖的人傑,瞬間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竅。

“這不就是錢票嘛!”

長孫無忌忍不住一拍大腿。

“而且是不需要錨定物的錢票!”

“孺子可教也——”

王子安說著,還毫不吝嗇地給他遞了一道讚賞的目光。

長孫無忌:……

雖然這狗東西這話說得很可惡,但心裡反而有點小興奮怎麼辦?

李世民琢磨了一會,慢慢地回過味來。

“百姓要是不信任朝廷怎麼辦……”

身為大唐的皇帝,他可太清楚底下那些官員的嘴臉,也太清楚大唐這些底層百姓的心思了,總之一句話,就是現在的底層老百姓對朝廷以及朝廷的官員,甚至是他這位皇帝陛下都缺乏足夠的信任。

你以為輕飄飄的寫張單據,老百姓就真敢相信朝廷會還錢啊?

王子安聞言,不由鄙夷地瞥了他一眼。

“自然是找人擔保啊,私人借錢,還得找個人擔保呢,更何況朝廷這麼大規模的發行國債……”

“你是說——錢莊?”

唐儉聞言,瞬間眼睛一亮,身子都不由彎了幾分。

“不錯,若是朝廷願意,我們錢莊可以為朝廷擔保,按月準時如數發放利息——而作為回報,朝廷也必須把每年的稅收都存入各地錢莊……”

李世民聞言,不由沉吟不語,長孫無忌狹長的眸子中則閃過一絲危險的光芒。

“這豈不是太阿倒持,把朝廷的命脈交付到了錢莊的手上……”

看著神情緊張,已經險些忘記了自己“長孫管事”身份的長孫無忌。王子安不由心中暗暗點頭,真不愧是被李世民推崇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力”的頂級謀臣。

瞬間就把握住了事情的關鍵。

不過,他還是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

“你怕不是忘了誰才是這錢莊背後最大的股東……”

王子安此言一出,李世民的臉色才漸漸緩和過來。對啊,朕才是這錢莊最大的股東啊,朕對這錢莊一眼而定!

想到這裡,腰桿頓時就直了。

“不錯,此事大有可為,朕——真的,我這就進宮去給陛下進言……”

說到這裡,他還故意調戲王子安。

“賢婿,要不你親自去……”

王子安沒好氣地擺了擺手。

“去去去,休要害我……”

李世民見狀,不由哈哈大笑。

“這可是你說的啊,到時候休要說我這個當岳父的搶你的功勞……”

見此情景,唐儉和長孫無忌都忍不住抬頭看天。

……

李世民破天荒地沒留下吃飯,便帶著人匆匆地走了,不過,臨走之時,順手端走了那一盤用冰水鎮過的西瓜。

王子安:……

賊不走空是吧!

等他回過目光,發現唐儉和長孫無忌幾乎不約而同地把手伸向桌上的茶碗,只能默默地收回目光。

算了,我看不見!

哪怕因為他的緣故,世面上的琉璃價格大跌,但王子安非精品不用,第一等的琉璃,都是優先供給長安侯府。

故而出自長安侯府的琉璃製品,依然冠絕長安,千金難求。

不過,帶來的負面效果就是——

這群老傢伙,無論誰來,都喜歡隨手牽個羊。這都幾乎成了長安城內上層圈子裡公開的雅趣了——

你都沒從長安侯府偷過東西,你算什麼上層人士……

……

李世民的行動,比王子安想象的更快。

當天下午,這貨就放下其他政務,帶著自己的左右僕射、民部尚書和吏部尚書,又重新殺了過來。

“子安,陛下聽聞你的國債之策,極為重視,特意讓我帶著兩位宰輔親自過來向你請教……”

李世民樂呵呵地跟王子安打著招呼。

房玄齡和杜如晦也笑著過來跟王子安見禮,王子安懶得管李世民那些自欺欺人的小把戲,笑著還禮,請兩人坐下。房玄齡和杜如晦簡單地寒暄了兩句,便很快把話題扯到了國債上來。

前世王子安雖然不是做金融的,也不知道國債到底詳細的操作思路,只能根據後世網路上的一些資訊,簡單地說一說。

但就算是如此,也足以讓房玄齡和杜如晦等人聽得連連點頭,只覺得茅塞頓開。太陽底下,根本沒什麼新鮮事,對於他們這種層次的人才來講,只需要一點資訊,他們就能觸類旁通,開發出許多新鮮的玩法來。

比如,針對天下百姓對朝廷信任足的狀況,他們研究來,研究去,竟然另闢蹊徑,想出一套限購惜售的政策。先出一部分國債,但是不公開發售,只限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員和皇室宗親,才能購買。

經過這麼一包裝,國債反而變成了朝廷對高階官員和皇室宗親的一眾福利補貼!

成了其他人只能仰望的存在。

得不到的才是好東西……

這群狗東西,難怪都能成為青史留名的一代人傑,真是把人心人性研究透了啊。這國債,在大唐直接推出來,或許還真沒人鳥,但要是人家弄出來,不讓你買……

就連坐在一邊的王子安,都不得不給他們豎一個大拇指。

是真高啊!

……

數日之後,大唐國債就悄無聲息地出現了。

跟以往的政策截然相反,沒有宣傳,沒有發動,就連一向對朝廷政令極為敏感的《大唐晚報》都破天荒地沒有報道。

但詭異之處就在這裡,這項政策明明沒有大張旗鼓的動員,卻偏偏如寂靜的湖面中投入的一顆石子,在長安城中蕩起一層又一層的漣漪。

而且,這漣漪不僅沒有逐漸平息的意思,反而越湧越大,漸漸有了滔天的氣勢。一直到終於有一位御史站了出來。

在朝廷上,義正詞嚴地向李世民直言進諫。

“正值國庫空虛,百廢待興之際,朝中袞袞諸公不殫精竭慮,與朝廷共克時艱,已屬失職,為何還要巧立名目,以謀私利?此舉置大唐於何地,置陛下於何地,置天下蒼生於何地?”

聲音振聾發聵,滿朝寂然。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