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你太上皇,你說的算——”
王子安也不管他,樂呵呵地把身上的吉服脫了,交給早就伺候在一旁的丫鬟僕從。
“這樣就好,不需要再修改了——”
見他這幅德性,李淵反而不激動了,捏著李恪讓人送來的書信,回到王子安對面坐下,把書信重新扔了回去,沒好氣地道。
“你也忒小瞧了當今的那位陛下——這玩意兒,你讓人直接送去宮裡就好……”
“行——”
王子安也不廢話,直接招手,喚來一旁還在等候著的蜀中信使。
“去吧,就依著太上皇的吩咐,把這個直接以你們家蜀王的身份送去宮中……”
信使也不多問,直接躬身退了出去。
明日就成親了,自己的任務就是專心致志地等著當新郎官,其他的跟自己有什麼關係,李世民就算是再混賬,還能放著吐蕃大好的形勢不要,直接從前線把自己兩個徒弟給抓回來?
……
朱雀大街。
急促的馬蹄聲,由西而來,馬背上的軍士一邊縱馬疾馳,一邊扯著嗓子,大聲嘶吼。
“大捷——石堡城大捷,先鋒將軍薛仁貴,大破石堡城——”
“大捷——先鋒將軍薛仁貴,以少勝多,大破石堡城——”
“……”
聲音由西而東,直通皇宮。
這聲音,宛若一支熊熊燃燒的火把,瞬間點燃了整座長安。
李世民霍然起身,看向正快步而入的報捷軍士。
“啟稟陛下,石堡城大捷,先鋒將軍薛仁貴,帶領五千人馬,輕取石堡城!”
報捷的軍士聲音嘶啞,但腰桿筆直,語氣裡難掩興奮,這一路走來,他迎接了太多人震驚欽佩的目光。
李世民接過捷報,快速展開,眉眼間已是難以掩飾的笑意。
沒想到,石堡城這麼重要的關隘,都被一戰而下,薛仁貴果真不愧是朕親自選拔出來的國之俊才!
環顧左右,神情振奮。
“好!好!好!你且下去休息,朕自有封賞!”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如今薛將軍已經拿下石堡城,一旦再攻克赤嶺關,整個吐谷渾便成了一馬平川,我大唐軍馬,不日便可直通伏俟城……”
長孫無忌也不由神情振奮。
“陛下慧眼,這薛將軍真神人也——”
杜如晦都忍不住讚了一句。
當初李世民重用薛仁貴,欽點薛仁貴為先鋒大將,還遭到了不少反對的聲音,畢竟,薛仁貴就算再是師出名門,也不過是一黃毛小兒,沒有什麼實戰的經驗,為一偏將已經足矣,豈可擔任先鋒大將這樣的重要位置?
但自家陛下就是力排眾議,點了薛仁貴的先鋒。
而今看,自家這位陛下真的堪稱慧眼。
李世民故作淡然地擺了擺手。
“杜僕射過譽了,朕只不過是比你們更瞭解薛將軍的才幹罷了……”
話雖這麼說,但嘴角的笑意都快摁不住了。
“陛下,要不要讓人去給長安縣公報個喜——”
李世民樂呵呵地擺了擺手。
“他大婚在即,哪裡會管這些——稍後朕跟你們一起過去看看,順便還能混一頓免費的慶功酒,豈不美哉——”
眾人一聽,不由相視大笑。
大軍已經拿下了最為難啃的石堡城,剩下的不過是早晚的事情罷了,李世民等人心情振奮,忍不住圍著地圖,開始認真推演薛仁貴下一步可能的行動。
“以薛將軍如今勢不可擋的態勢來看,或許三五日之內,就能再次有赤嶺關的捷報送達……”
長孫無忌話音剛落,就聽到外面再次傳來急促的腳步之聲。
“大捷——薛仁貴將軍輕取赤嶺關——”
長孫無忌瞬間張大了嘴巴。
李世民等人,則不由自主地相互對視了一眼,幾乎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
這——
也太快了些!
兩次捷報,差了不到兩個時辰?
其實這還真不是薛仁貴的鍋,反而是鎮守石堡城的程處亮和侯開山兩人多留了一個心眼。
一戰拿下石堡城,那赤嶺關呢?
若是也能這麼順利拿下——
兩個人雖然都是長安二代,赫赫有名的紈絝子弟,但紈絝歸紈絝,如何讓快樂加倍兩個人卻門兒清,故而,兩個人在讓人報捷的時候,稍稍用了點心思……
雖然都是一樣的戰功,但怎麼上報,這裡面的學問可就大了!
故而,石堡城和赤嶺關雖然先後差了足足十幾個時辰,但捷報傳到長安的時候,竟然只差了不到兩個時辰。
這裡面的差距,就真的是太大了。
就比如現在,李世民和一眾大佬無不神情振奮,喜形於色。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這群孩子別看平時只知道瞎胡鬧,整日給朕添麻煩,到了關鍵時候,還真是可用——”
李世民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至於這群小傢伙報捷時候的那點小心思——
重要嗎?
不重要!
不僅不重要,甚至還有那麼一點可愛啊——
“賞,必須重重地賞——”
李世民不由哈哈大笑。
“這群小兔崽子,敢情平日裡都跟朕裝紈絝呢!回來非治他們一個欺君之罪不可……”
眾人聞言,不由哈哈大笑。
自然知道,自家陛下這是開心壞了,在跟大家開玩笑呢。
但今天註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半個時辰之後,捷報又到了。
“捷報,青海湖大捷,薛仁貴將軍三箭定青海,不傷一兵一卒,俘虜敵軍三萬人——”
長安的百姓都麻了。
李世民和朝中的一群大佬,也麻了。
這個薛仁貴——
如果不是知道這種捷報絕對沒人敢造假,他們都得懷疑這一切是不是真的。不要說三萬人,就算是三萬頭豬放在那裡,都不一定能全給抓住……
但現實往往比小說更玄幻,薛仁貴真的就三箭震懾住了敵軍。
“真是——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李世民都忍不住咋舌。
但此時,顯然不是感慨的時候,他和杜如晦、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等人的目光,很快就集中在了捷報的另外兩個極為刺眼的大字上來。
吐蕃!
“吐蕃大軍……”
李世民冷哼了一聲。
“他們真是好大的膽子,好大的野心!”
長孫無忌忽然想起什麼來似的,猛地一拍大腿。
“難怪薛仁貴可以憑藉幾千大軍,就能長驅直入,連破石堡城和赤嶺關,原來是吐蕃出兵了,慕容伏允老賊已經自顧不暇,首尾難顧了……”
房玄齡不著痕跡地瞥了他一眼,若不經意地道。
“這也得說是薛將軍能力了得,但若是換了其他人,未必能有這份判斷,即便有這份判斷,也未必能有這份魄力……”
李世民很是認同地點了點頭。
“房僕射說得不錯,仁貴絕對是個可造之材,可堪大用……”
長孫無忌當即笑著附和道。
“確實如此,國有幹才,是朝廷之幸,畢竟是能三箭定青海的人物,豈是等閒之輩……”
李世民聞言,不由心情大好,連連點頭。在那裡捏著捷報反覆翻看了半天,忽然想起來什麼似的,扯著鬍鬚問一旁的長孫無忌。
“你說,讓子安去打的話,能不能打出這種效果來……”
長孫無忌:……
看著心動不已的李世民,忍不住給他潑了一盆涼水。
“咳,陛下,這個——首先,您得能讓他去……”
李世民頓時有些洩氣,有些不甘心地罵道。
“你說,這狗東西,為什麼年紀輕輕的就這麼不求上進呢……”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人,就埋頭做事,假裝沒聽見,他們深知,一旦自己結合,那肯定就是一套炫耀、得意加顯擺的套餐,直接就給你甩臉上。
唉,誰叫人家有個好女婿!
說笑歸說笑,卻不妨礙正事。在座的都是大唐最頂尖的人物,根據眼前的捷報,很快就把事情的真相給推的八九不離十了。
“吐蕃雖然處在險遠高寒之地,土地貧瘠,但狼子野心,不可小覷,那位祿東贊也非易於之輩,這段時間,一直在暗中交接群臣,聯絡各大世家門閥,陛下,我們要不要暫時扣……”
長孫無忌話沒說完,就聽到外面再次傳來捷報聲。
“大捷,薛將軍輕取伏俟城……”
這一下啊,李世民是真驚了,他霍然起身,走上前去,親手接過信使遞過來的捷報,迅速翻開,一目十行地看了過去。
“吐蕃大軍退了?慕容伏允跑了?”
他有些不敢置信地看著手中的捷報,有些茫然地把手中的捷報遞給忍不住湊過來的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人。
慕容伏允逃跑,他還勉強能夠理解,但吐蕃大軍為什麼忽然就退了?
三十萬大軍!
勞師遠征,已經打到了伏俟城,眼看著就要吞併吐谷渾全境,結果,薛仁貴帶著三千人過去,他們就直接跑路了……
“可信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