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七月,進入到了雨季,電閃雷鳴傳來,瓢潑的大雨落下。
三個小女孩坐在屋簷下,看著雨水順著屋簷成水線落下,腳邊趴著一隻半大的灰狗,耷拉著耳朵。
如有人來,必然就機警的立起腦袋。
楊茉莉將剝了殼的瓜子仁餵給袁麗娜吃,喂上一顆之後,自己再是吃上一顆。
一副歲月靜好的樣子。
而在屋後,已經完全的大變樣,不見了以往雜草橫生的模樣。
磚石鋼筋水泥混合的廠房已經給修建了起來。
在這場雨下之前,剛是將屋頂的最後一片瓦給蓋上。
陳元慶穿著雨靴,打著傘檢視著排水的情況。
現在還只是簡單的挖了排水溝,還沒有正式修建石制排水溝,排水倒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楊啟明感嘆道:“緊趕慢趕的,總算是修好了。”
說著,楊啟明目光看向陳元慶。
楊啟明之前的時候,也不是說沒有幫過人建房,相比起其他人建房時候各種雞飛狗跳相比,陳元慶這就要井井有條多了。
各種材料什麼的,全部都是能夠跟得上。
沒有說,建著建著,這樣缺,那樣沒有,直接就停工的情況。
楊啟明不懂什麼叫做統籌,但能夠感覺到,在陳元慶的安排下,一切都在很快速的進行著。
陳元慶也沒有什麼太多的安排,就是提前進行安排。
多想多預備。
提前知道下一步需要什麼,就先給準備好。
陳元慶的原則,寧可是買多了,也絕不買少。
買多了,也是沒有關係。
等之後,還會繼續的建,到時候這些東西都能夠用得上。
陳元慶從土溝的水裡將目光收回,屋簷上涓涓流下的雨水,讓溝渠已經半滿。
心中卻是記下了,等將窖池給修好之後,就安排人把這水溝給用石頭來進行加固。
除了水溝之外,其他的地方,也是要用條石來進行加固。
也起到一個美觀的目的。
現在這年月,大量採用石料,是真的香。
往後,石料的開採成本和加工成本不小,用水泥自然更加划算。
而現在,石料本身不要錢,只需要給石匠和力工工錢。
“接下來窖池的修建得要抓緊幹,早一天給修好,才是能早一天賺錢。”
此時,廠房內並沒有因為下雨而有半點的停歇,大家鋤頭、洋鏟、鎬頭是齊上陣,正在挖窖池坑。
對於濃香型白酒廠來講,窖池是最為核心的資產。
越是老的窖池,出產的酒質量就越好。
三十年以上的窖池,才是可稱之為“老”。
各家酒廠為了快速的提升產量和酒的品質,等不及靠著時間讓窖池變“老”,所以採用人工培窖的方式。
老窖池的酒為什麼要比新窖池好?
因為老窖池裡面的各種菌落更加的豐富和成熟。
採用人工的方式,可以讓新窖池的菌落情況達到十幾年自然窖池的水平。
說白了,就是採用生物技術。
至於說醬香型白酒,窖池並不是那般重要,主要是其繁雜的工藝。
產品工藝越是繁雜,在市場上面,越是能夠賣得起價。
所以,白酒行業裡面,公認最貴的酒是醬香白酒茅臺。
陳元慶現在搞的清香型白酒,對窖池要求不高,甚至根本就不挑窖池。
水泥窖、瓷磚窖、不鏽鋼窖,都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甚至一些清香型白酒在發酵前,還會用清水和花椒水對地缸進行兩遍清洗,把上一輪發酵的殘渣之類的給清洗掉。
所以清香型白酒對其評價更多的詞語就是柔綿、醇和、回甜。
窖池的修建,是在陳元慶全程注視下進行的,力求在質量上面做到最為好。
窖池修建好之後,就是對地面進行硬化。
攤涼區域,採用的石板,縫隙由水泥來進行填充。
窖池、攤涼區域、酒甑等全部搞好,時間也已經到了八月末。
此時,稻穀開始收割。
請的工人們,自然也是回家打穀子。
趁著太陽,趕緊的是曬好入倉。
陳元慶在氣溫上升到三十度的時候,就已經不再是釀酒。
夏季氣溫高,容易酒醅雜菌滋生,易滋生出影響酒體的雜味,例如酸味、苦味等,從而導致酒質下降。
另外就是酵母菌最適生長溫度一般在20~30℃,入池溫度超過32度,意味著窖池頂溫將會超過40度,直接影響產量。
所以,很多的酒廠在夏季的時候,都是停產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