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的提升之下,春井酒坊的擴張,自然也是重新開始。
這產量,足以滿足縣內市場。
但很顯然,陳元慶自然是不滿足於就只佔據全縣市場,他想要佔據更大的市場。
現在擺在陳元慶面前,就只有一個問題,是否繼續新建廠房,不斷的擴大產量。
如果是其他酒廠的管理者,肯定得要好好的猶豫考量一番。
因為會擔心,這麼多的酒生產出來,是否能夠賣得出去。
要是滯銷了,廠裡面損失可就大了。
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是選擇穩妥的發展路線,確定市場需求很大,再是慢慢的擴大生產。
會浪費上一些機會,可穩健啊!
陳元慶召集主要人員來開會:“秦會計,你來說上一下,公司最近的收支情況。”
現在春井坊酒業就是個“草臺班子”,按照後世的眼光來看,這種企業毫無發展前景。
人員構成極其的垃圾!
學歷最高的才是中專。
對,就是出納劉桂芝。
秦平本拿著瞅了眼眾人,春井坊酒業根本就沒有專門的辦公室,所以開會也只能夠在竹林裡面進行。
各自的搬上板凳,坐著來。
邊上,還有人旁聽的。
對於有人旁聽,陳元慶也是不在意,都是公司股東,有權知道公司的經營情況。
秦平本對現在的場面,稍有些不適應。
“三個釀酒車間、糧食庫、白酒庫,總共花費20.3萬元。”
秦平本話語剛落,大家就直接一片的譁然,居然是花了這麼多錢?
陳元慶敲了下木板子:“安靜,等秦會計說完。”
“這部分錢,主要花在購地、建築材料、一些裝置的採購。”
“詳細的清單在這裡,大家可以看一下。”
這年月,凡是涉及到機器裝置的,價格都不便宜。
陳元慶實際上還想要給搞行車的,但是太貴,搞不起。
現在沒有行車,所以出入窖,都是得要釀酒工人給肩挑手提。
勞動強度上面,還是挺大的。
但現在人力最是不值錢了。
機器不夠就人來湊,人海戰術還是很有效果的。
“購進糧食70萬斤,總共花銷14.7萬元。採購一輛拖拉機,3萬元。修建水泥路一公里花費9萬元。”
水泥路是5米寬、18厘米厚的標準,一公里消耗水泥360噸。
80年代的水泥價格和後世也差不多,得要兩百多塊錢一噸。
實際上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此時一輛汽車十幾二十萬,後來也差不多這價格。
此時的工業品價格都比較貴。
按照陳元慶的計劃,這水泥路,將會沿著之前修的機耕路一直給修到鄉上去的。
現在才是修建了一般,之後還會繼續進行修建。
“這幾個月的伙食開銷0.98萬元,工錢總共支出1.4萬元。”
秦平本最後總結道:“這段時間,我們總共支出了49.38萬元。”
用了這麼多錢啊!
大家都是給驚到了,不由的又是一陣議論。
陳元慶倒是沒有去制止他們進行議論,四十多萬就這麼花了,驚訝上一下也很正常的事情。
“大驚小怪的,也不是沒有看到修了好多房子,買了好多東西!”
“我們之前不是才湊了36萬的嘛,花了49萬,不差起13萬塊錢啊?”
“你個瓜娃子,我們這段時間賣酒,是有賺錢的。”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哦!”
“伙食費居然都快一萬塊錢了哦!”
“天天的吃肉,咋個不花這麼多嘛!”
伙食到底怎麼樣,大家都能瞧見的,絕對算不得差。
秦平本目光看向陳元慶,此時陳元慶正在神遊呢。
他自然是清楚,到底花了多少錢。
“咳咳,安靜下啊,說了支出,現在來說收入。”
“這幾個月,我們一共生產銷售了20萬斤酒,收入17萬元。”
“現在公司賬面上,還有4.62萬元。”
秦平本目光看向陳元慶:“慶總,公司最近一段時間的開支情況基本上就這個情況。”
白酒銷售是需要繳稅的,現在春井坊酒業還沒有去報稅。
陳元慶可沒有想過說要偷稅之類的,他會主動的進行報稅。
陳元慶:“秦會計,報稅的事情,得要抓緊。我們只賺該賺的錢,該交的稅一定得要交了。”
現在對白酒的稅收是極其低的。
但是再低,交了稅之後,靠著賣散酒來賺錢,也賺不了什麼。
還是得要把目光給放到瓶裝酒上面。
秦平本趕緊的答應一聲:“好的。”
陳元慶輕輕的點頭,他對秦平本這個會計,總體而言還是滿意的。
以前在一家國營廠裡面當會計,但是因為生孩子的事情,被“開除”了公職。
沒了公職之後,秦平本的日子自然就變得不好過起來。
經人介紹,陳元慶找了過去,將其邀請過來當春井坊酒廠的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