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休整一二,補充物資補給,陸北他們得不到充足的休整。
現在他們要與時間賽跑,以時間換取空間,轉戰各處尋找戰機。
太平川區委的同志極大緩解隊伍的壓力,他們召集數個村屯的老百姓,冒著生命危險在日偽軍的監視下擠出為數不多的生活物資,糧食、棉衣、棉鞋、鹽、油等副食品。
馬爬犁在夜色的雪地中來來回回,心向抗聯的當地老百姓組成農會,將各種物資送給抗聯隊伍,收留因為戰鬥受傷和非戰鬥受傷的戰士,將他們帶回家中休養。
如金水窪子那樣的‘順民村’是例外,他們已經被馴服成忠於侵略者的家犬。
第六軍參謀長馮志剛不斷催促部隊行軍,依靠為數不多的敵軍情報,指揮留守團在日偽軍腹地週轉騰挪,敵人不僅僅是武裝到牙齒的日偽軍,還有極度苛刻的生存環境。
四輛馬爬犁在前方開路,馬爬犁上裝載有所需作戰物資。
其餘第六軍指戰員縱列並肩前行,蹚著膝蓋深的積雪,鑽向日偽軍佈防空虛的地帶,將他們撩撥到慾火焚身。
馮志剛特意讓陸北和他並列而行,想徵求更多建議,他對於戰爭法則的學習似乎永無止境,想更多知道關於南方的同志如何在百萬白軍中進行鬥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喘著粗大的熱氣,陸北說道:“游擊戰術分為數個戰法,其主要戰法是襲擊,依據襲擊物件、目的和方式的不同,分為襲擊戰、伏擊戰、破擊戰、襲擾戰等。
在運動中尋找敵軍破綻,現在我們已經充分調動敵人兵力,算是解除日偽軍此次冬季大討伐的四面八方水桶陣,敵軍從點、線、面集結兵力,意圖將我軍殲滅在平原地帶。
如何從夾縫中尋找機會,這很考驗指揮員的臨戰意識。同時我們要加大對於敵軍的情報蒐集工作,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揚長避短,集中優勢兵力攻其虛弱一點,不斷一口一口吃掉對方。”
馮志剛點點頭:“現在的條件對於我軍很有利,以孤軍調動日偽軍主力,在來回運動中尋找戰機,這點是正確的。
以往我軍對於游擊戰術的瞭解並不深刻,這次反討伐作戰積累了相當充足的經驗,是一件好事,在日後的反討伐作戰中也有了對應手段。”
“咱們或許也只能用這樣一次。”
“我認同,敵軍也是現代軍隊,對於戰爭的學習性不會比我們弱,而且我認為此次戰術能成功的關鍵原因,是因為敵軍兵力無法形成壓倒性優勢,在點、線、面佈防上有缺陷。
若是下一次敵軍加派兵力,在點、線、面佈防上形成充足守備力量,再以精銳部隊為進攻,盾與矛兼顧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對我們施以壓倒式討伐。”
馮志剛繼續說:“《孫子兵法》有云: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孫聖人厲害,可很少有人能真正看懂。
若作戰順利,日軍下一次進攻肯定會加倍用兵,他們也看孫聖人的兵書。”
陸北也十分認可:“等日軍回過頭總結失敗,必然會發大兵而至。”
兩人一路走,一路聊。
陸北肚子裡那點初級軍事指揮學知識都快被馮志剛掏乾淨,幸好粗簡易懂極為適合抗聯現有條件的游擊戰術足夠用。
不僅如此,在休息時,陸北還要負責向幹部們解釋,遊擊不是逃跑,是尋找合適時機,再由幹部們向戰士們宣傳,消除戰士們的心理壓力。
戰士們不懂,為什麼在極少作戰的情況下,上級領導為何對於此次反討伐作戰的形勢頗為樂觀。
並不是多戰鬥幾次,打幾次慘烈戰鬥,鬥爭形勢才能得到有效扭轉。
兵勢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存在,只存在於敵我雙方指揮官的腦海中。
······
向東沿著松花江而行,眾人來到一片山坡地。
隊伍停下,就地隱蔽。
拿著望遠鏡,陸北看見松花江上有一座橋,從橋上過去便抵達佳木斯。
那座大橋礙眼的很,不止陸北這樣覺得,馮志剛也是覺得很礙眼。而守衛大橋的敵軍並不多,只有寥寥十幾人把守橋頭兩側,蹲坐在沙袋工事後烤火取暖。
“炸了這座橋,怕是日軍陸軍部都要罵娘。”陸北喘著白霧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