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澤是開寶七年生人,很多事情已經記得了,想起並不太熟悉的兩位兄長,他艱難道:“嬢嬢,我還記得德昭哥哥,對您其實並不恭敬,也沒有聽您的話。”
宋皇后冷冷嘆息,喝了一杯薑茶,素手在案几上點著。這個時代已經有圓桌和胡凳了,只是對於宋皇后這等五代貴女來說不習慣。正如她不習慣解釋。
趙德昭當然對宋皇后有意見,這不奇怪。他本是孝惠賀皇后的嫡子,比宋皇后這位繼母還要大一歲,所以平日覲見也會避嫌。遠不如孝明王皇后的兒子德芳得繼母喜愛。
所以,開寶九年十月,趙匡胤駕崩時,宋皇后第一時間傳召德芳進宮。這件事情著實得罪了德昭,讓本就關係平平的兩個人降至冰點。
但宋皇后但求無愧於心,看清形勢後還是在趙德昭有一次來宮裡看弟弟妹妹時提醒道:“官家春秋鼎盛,你也正值壯年。日新(德昭字)此次從軍出征,還是要謹言慎行一些。”
這說的正是太平興國四年,那次趙德昭跟隨趙炅征伐北漢。結果趙德昭聽後冷冷一笑,沒有放在心上。
結果在幽州失利後。眾將有意擁立趙德昭為新帝。自然引得趙炅不高興。
回到京師後,趙炅因為北伐不利,丟了臉面。很長時間沒有給太原之戰的功臣行賞。趙德昭性子隨父親,大大咧咧跟叔父論說此事,結果趙炅以為他要收買人心,大怒說:“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賞也不遲。”
這話乃是十足的誅心之論,趙德昭退朝後回到家中,越發心驚,最後心理壓力過大自刎而死。
趙炅問詢後倒真是吃了一驚,當即跑去抱著趙德昭的屍體,大哭著說:“痴兒何必這樣呢?”
但不管他是真心還是假意,趙德昭就是死了。
也正因為如此,晉國公主才會知道嫡母一番好意。趙德澤回想起來,黯然道:“二姐後來南宮哭了一場。說那時才知道冤枉了嬢嬢,從此之後對我們都好了許多。”
宋皇后擺擺手,道:“這些都已經過去的事了。我只恨自己連德芳都沒有保住。若是你再出什麼意外,九泉之下吾如何去見你們爹爹?”
趙德澤黯然,知道宋皇后並不是危言聳聽。他現在之所以暫時安全,也是因為今年之內趙廷美被貶,趙德芳暴斃。趙炅但凡還想要人心去北伐,也不能不留一點餘地。
宋皇后看他神色已經鬆動,繼續肅容道:“你和拒霜,夕顏,都是先帝子嗣。不能就此一生躲在這南宮的角落裡,像黎民百姓一樣如同野草。詩書禮節全然沒有機會學習,學士宰執都不知你們。若是這樣,將來你怎麼能夠獲得獨立生存的能力?我拼盡全力可以護你們長大,卻護不了你們一生一世。人之一輩子最終都要靠自己。你如是,她們如是。”
趙德澤低頭,“嬢嬢恩德,周全我等,兒一生都不會忘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