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為難得有外臣來見。開寶皇后的正殿之中難得隔了一個雲雁高飛圖案的六尺高梨木屏風,楊業站在屏風之外,折賽花帶著楊淮橘站在外面。
按說,這一家三口雖然有求於人,但誰也不是膽子小的人。但面對著雍容華貴、禮儀備至的宋皇后,他們竟然都有些畏懼。
一言一行,皆是天家風流。這個年代正是重建秩序的時候,人們天生對皇權就有一種畏懼感。
宋皇后道:“按說應該是再過幾天才讓小女和令愛見面,但今日既然來了,就請一見吧。”
君臣有別,這已經算是抬舉了。楊業夫婦都稱不敢,但也不反對請永國公主來。因為雖然她比鄭國公主小了二十幾歲,但也是親姐妹,是王夜來的小姨母。
不過人家也不是傻子,不主動說你還想求人,但這種事並不太適合男人說,還是折賽花介紹了一下“小女頑劣”的全過程。
宋皇后八風不動,正好聽人回道:“永國公主來了。”就順勢道:“命公主過來相見。”
如果當時有史官在,一定會記下,“帝潛龍時,見唐王於瑤華宮,英雄相惜豈在年少乎?”
但實際上,邦媛看著眼前梳著雙丫髻,高高壯壯的像個傻大個兒,不禁傷感電視劇誤我。而楊淮橘呢,一向就是個崇拜英雄的人物,覺得敢手刃王繼恩保護母親的女壯士一定是傳說中長相異於常人,像是傳說中的女娃婦好似的。結果一看是個比她還嫩的女娃娃,還有點黑(人家是小麥色),半天看不出英雄氣概,更覺得失望。
簡單來說,兩人互相是偶像濾鏡碎了一地。但其實說實話,在宋皇后看來,兩人都還是沒長開的小丫頭,但已經可以看出來眉清目秀了。楊淮橘頗為豪爽,做事是有些大膽但也有原則。自家女兒看著柔弱,卻有八百個心眼子,但關鍵時候控制不住不住自己,說不定兩人還能互補。因此她道:“鄭國公主只有夜來一個女兒,她也算是皇家血脈。這件事情令愛做得確實有些過分。但終究這孩子要當邦媛的伴讀,姨母的人當晚輩的也該讓著幾分,不然豈不是讓姨母在宮裡無助。不過吾也知道你們為難,會去跟鄭國說,你們回去帶著九娘子去道個歉,也就是了。”
這宮裡的事情,楊業不是很清楚,但宮外的可不一樣了。誰不知道齊王趙德昭死後,他同胞的兩個姐妹鄭國公主和晉國公主就覺得誤會了繼母的一片好心,做的過了,從此之後,對南宮的態度非常恭敬。若是宋皇后願意出面說話,鄭國公主是一定會賣這個面子的。
但宋皇后話裡的意思他也聽出來了,既然你楊淮橘要跟著我女兒混,那就把心思擺正了。不能幹出背叛君上的事情來。
鄭國公主府和楊家比鄰而居。別說答應了反悔這種事情他楊業做不出來,就算他厚著臉皮幹了。宋皇后想收拾他們家的人,還是有一萬種方法的。
但是,楊業又是受趙炅提拔的人。如何敢輕易把身家性命託付給太祖一系?
好在宋皇后要的不多,又說了一句,“不過我說的是內宅之間的事兒。朝堂之間,楊將軍要是和駙馬有了爭執。可就不要來找吾了。”
這次不要說楊業夫婦了,就是邦媛也聽了出來。宋皇后的意思是我只要楊八妹忠誠於我女兒就可以了,不逼迫你們整個楊家站隊。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楊業和折賽花要是再不表態,那就是不識好歹了。
楊業率先道:“臣謝娘娘,也明白娘娘的意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