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媛心裡一突,還真是有一點緊張。
作為後世熟讀紅寶書的人,邦媛當然知道槍桿裡出政權的道理。再不濟也這個時代有趙匡胤和郭威的成功案例。她甚至比趙德澤更早意識到軍權的重要性,但問題是趙宋王朝在這個問題上真的是嚴防死守。
統兵權在三衙,調兵權在兵部。私兵什麼的想都不要想,也就是石守信這種跟著他爹的原始股東才能留下來一部分部曲,但要是對上禁軍也是送菜。
而且說真的,人家結盟也要看你的實力,平時送個訊息保護一下沒關係,真到了硬碰硬的時候。還真是很難保證有沒有人會按兵不動甚至把你賣了。
所以見過了貧民的生活後,邦媛就想了一個辦法,找了她的好伴讀楊淮橘道:“八妹,我此去洛陽。看到很多人無力養育兒女只能置之不顧,甚至殺死嬰兒,尤其以女嬰居多。更有甚至許多軍戶子弟喪了父親之後,撫卹為上司甚至宗族所奪,往往半大孩子淪為乞丐,實在不忍。現在要說我能兼濟天下苦命人肯定是做不到的,但是眼前的人想顧一顧。”
楊淮橘聽得內心冒火,立即拍案表示支援,道:“貴主比我聰明,你說怎麼辦吧我聽你的。”
於是兩人就分工合作,楊淮橘幾個哥哥都已經成家立業,一向寵她,搞一個城郊的大院子再簡單不過,楊淮橘就從她父親所領的雲州軍和廂軍遺孤裡找一些八歲九歲甚至更小一些的,無論男女先帶回去。邦媛又取了錢命盧梁燕給他們做基本教育,起碼要認識幾個字心思要正。白眼狼她不養。
當然,錢財方面她也有辦法,既然很多人要投資她哥哥,你們不出人總得出錢吧。
這裡提一句,出錢的大戶是她未來的嫂嫂家,吳越錢氏。
甚至錢浣本人都去過育幼院幫忙,沒錯,趙邦媛還是收養了一些被拋棄的孤兒。如果不然,他們只有死去或者淪落賤籍一條路。
邦媛不奇怪趙炅會知道,因為這件事情她本來就沒有瞞人,甚至還在一些貴女茶會上讓小姑娘們製作風箏和小零食,利用大家閨秀們的同情心賺錢積累名聲。因為她真的很需要。
只是化這些人為兵,她倒是有點佩服趙炅了,因為這些半大孩子怎麼看也不想是兵員,連她自己都是計劃一兩年後在挑選健壯之士培養,沒想到陰謀家的嗅覺這麼靈敏。
只能說有些人在這個方面是天賦稟異了。
不過,趙邦媛笑道:“叔父,你知道莫須有之嗎?”
趙炅看她不過一恍神,很快平復過來,反而懵了,“你說什麼?”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正如官家所說,我身為皇家公主。吃穿用度,受天下百姓供養,做點兒好事,收養一些孤兒竟然還成了豢養死士?這話說出去也得有人信啊!官家若是要用此事殺我,那您可得準備好,那些言官就能讓您晚點出徵!”邦媛笑吟吟道。
邦媛這可沒有說假話,原本很多士大夫喜愛她為母殺人的義烈,又覺得她缺少了女兒家的柔順(邦媛:你事兒還挺多。),但這些事情極大地取得了官吏勳貴們的好感,以至於寇準這種“嚴於律人,寬以待己”的人都誇讚她。
盧梁燕對此有精準評價,“這些人,誰家不是富得流油?逼的百姓沒有立錐之地。但是,總要有人做些什麼好事,才能變成他們的遮羞布。”
但無論如何,誰也不覺得死士要從娃娃培養,還這麼大明大方。更重要的是培養死士的兩個半大女娃,說出去也不會有人信。趙炅固然可以栽贓陷害,但是這種事情投入和產出根本不成正比。
而且趙炅自作孽,不可活,他給了文官高超的政治發言權。雖然還沒有像宋仁宗那樣被人轄制,但也受到輿論影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