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慶殿上,趙滋還是免不了生氣了,“契丹賊子欺我太甚,朕登基就割地賠款,豈不是比那唐肅宗還要昏聵無能?朕雖以和為貴,但卻不是不敢拿兵刃的。”
呂端怕皇帝太過年輕氣盛,要真刀真槍來一場大的。趕緊勸道:“陛下,既然是談判,那就不可能一次成功。臣以為可以再行商量。蕭太后逼迫曹使君把談判條件帶回來。那就是契丹內部自己也有問題,不敢貿然出兵。”
趙滋也不是真的傻了,自己猛灌涼茶,把氣給消了。接著命翰林院諸學士逐條駁回契丹的要求,引經據點痛罵了一番。並且嘉獎了被扣數月而不改節操的曹利用。
寇準雖然再次要求去送國書,但依然被恢復理智的趙滋給阻止了。
你這暴脾氣一去,當著面什麼難聽說什麼。還不直接把那些蠻夷給惹惱了?萬一人家一衝動把人給殺了,損失的還是國朝啊。
不過趙滋也安慰道,等什麼時候真正大勝了,有你去宣揚國威倒是挺合適的。
拋開一點兒因為趙邦媛產生的不愉快,他現在是真的挺喜歡寇準這樣的臣子兼任親戚的。
又忙了一段時間的春闈,趙滋正式在小朝會上提出了。永國長公主主辦女子軍醫一事。
他的理由也非常充分,軍隊是國朝的底氣。而減少士卒的傷亡,不僅可以保證軍隊數量,還可以提高士氣。實在不能不去試驗一番。
這裡插一句關於內省尚書的事。他也想好了,就暫時交給另一個妹妹成國長公主趙舜華來主辦。
雖然大家對皇帝如此寵愛永國長公主表達了一定憂慮。但出人意料的。這件事情本身並沒有引發多大的反對。
亂世走過來的人,就不說曹彬和潘美這等武將了。哪怕是文官也知道,在生命面前,所謂的禮法規矩都是狗屁。
於是天子之詔以告示的形式貼滿開封,上面寫著有婦人會針線者,可自願入軍營為女醫,不算醫婆,不論婚嫁與否。日後隨軍,為將士縫合傷口。
因為剛剛開始,所以只在開封、鄭州和洛陽三地舉行試點。
許多家庭只注意到一點,那就是此次不是強徵,朝廷發錢糧,還可以抵徭役。有突出貢獻,比如說救治軍中大將成功的人,甚至可以獲得軍功。
一時間,報名之人從三三兩兩到蜂擁而入,還有閒漢高嚷著他們也會縫縫補補,為什麼不收男人!
但這事兒都不用永國長公主本人開口解釋。樞密院的書官吏都知道這個道理,這婦人手肯定更巧,這種事要命也救命,男人來搗什麼亂!
然後,根據永國長公主的提議,樞密院進一步細化了訓練章程,婦人入了軍營,先算學徒不是女醫,讓她們先練縫衣服,由軍醫仔細教導步驟,確認她們手足夠穩了,才用死刑犯來練習。
正是因為如此。永國長公主趙邦媛公私兩便地見到了李神佑和劉廷讓。
——
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