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女君記

第102章 一百章 和平不是靠和親

這下不僅是趙滋木然了,連呂端都有些懵。這就可以了?不討價還價了?難道草原人民做事就是這麼幹脆利索!

但別人可不一定同意。趙邦媛就冷笑道:“若貴國真有誠意,就該讓汝家太后之親女嫁於我家陛下才是。這不也是和親嗎?我想也一樣能換來和平,而且更加穩固。”

雖說我哥哥已經定親了,我等也不可能要胡女為皇后,再者你們也沒有合適的公主,但並不妨礙我噁心你一下。

蕭恆德果然被噁心到了,因為蕭太后膝下只有一個適婚公主,就是他的未婚妻。他今年只有二十左右,城府沒有那麼深,當即臉色難看,正要說什麼,耶律斜軫用眼神壓制了他。

本王知道你受辱,但是你生氣就輸了,耶律斜軫道:“長公主殿下,本王敬你也是一位女中丈夫,已經實話實說並且做出讓步,你又何故侮辱?”

“侮辱?”趙邦媛連連冷笑,竟是連儀態都不顧了,逼近一步,就差指著他的鼻子道:“吾伴讀楊氏女不愛詩書。但也知道唐詩有云: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處用將軍。到了如今,吾不妨把話再說的明白一點,在座諸公都知道,宋遼兩國不過是暫時和平而已,什麼兄弟之國騙騙別人,可別把自己給騙了!既然如此,為何又要犧牲一個女子和無數侍從?”

耶律斜軫就奇怪了,這個永國長公主看上去不像那麼意氣用事的人啊,不由問道:“一個女子而已,而且你們之間本就有仇,何苦為小事如此?”

這話別說呂端和李昉了,就是呂蒙正聽著也覺得刺耳。先帝和太祖之間再怎麼著也是我們大宋內部的事情,有仇與否,你說了不算啊?

但在趙邦媛這裡,這根本就不是重點。她深呼吸幾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同時遠遠看到楊淮橘正在擔憂的望著她,才道:“所謂天下,不就是天下所有小民的天下?所謂大事,不也是一件一件小事加起來的?沒有這些,談什麼大義都是慷他人之慨。何況,女子就應該被犧牲嗎?”

“還有甚者,和親能換來一時的和平。但如果人們習慣了送錢送女人的和平。而慢慢輕視了武力,只怕到時候契丹早晚就成了外邦人眼中的正統了!”

還有更嚇人的五胡亂華和漢人南遷沒有說出口。但趙邦媛清楚的知道,如果在戰和問題上模糊了立場,這些事情早晚會以更加慘烈的方式發生。

眼看妹妹如此激動,本來已經有所動搖的趙滋立刻堅定了立場,將耶律斜軫等人請回去休息。接著他又轉身對趙邦媛道:“你今日話太多了,回宮去閉門思過。”

邦媛不言,默默行禮退下。

趙滋又對宰相說:“朕與先帝的恩怨,各位或多或少都是知道的。人但死債消,朕總不能遷怒他的兒女吧?”

眾人默然,在這個方面,新君確實比先帝做的好太多了。至少宮中李太后的供奉依舊,每月可以見一次家人。就等著西邊宮殿打通後帶著子女正式移居了。

但總是有主和派,的禮部郎中,殿直學士李沆就道:“官家一片仁愛之心,臣等無話可說。但是你也要考慮天下萬民呀。契丹方面的態度,嫁一位真公主就是底線了。即使漢高祖、唐太宗都有過和親之舉,這不丟人!臣知道,犧牲一人以全天下有點兒難以說出口,陛下自己因為永國長公主差點兒和親也曾經感同身受。但長公主那是天真孩子的看法。官家不能因為疼愛妹妹而失去了人君的理智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