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她被趙炅召見是瞞不住的,偏偏趙炅又在後半夜死了,肯定有人起疑心。局勢未明之前,邦媛也不敢貿然出現。正好看到了楊淮橘來了,就去找她會合。
看著一群十一二歲的小蘿蔔頭,像模像樣的拿著棍子,一副誓死要為主上效忠的模樣。趙邦媛緊繃了一晚上的心都有些放鬆,升起淡淡的暖意,道:“我這麼些年在內省尚書花了那麼多錢。總也不會關鍵時刻什麼用都沒有。先不說了,你爹那邊兒是怎麼應對的?”
說到這個,楊淮橘不由得沉默了一會兒,但她不是一個敢做不敢當的脾氣,還是直言道:“家父說,他畢竟是官家的臣子,不該來湊這個熱鬧。但是我大哥在殿前司當差,他說楊家不該愚忠。”
這裡有必要補充一下。楊家二郎楊延定不久前進入侍衛親軍馬軍司,因為一點兒小事,被趙炅打了五十板子,差點殘廢。原本說定的婚事都往後推遲了好久。
這事兒趙邦媛當然也知道,而且據她觀察,演繹畢竟是演繹,人家天波府楊家確實忠心,卻沒有傻到那個份上。畢竟君臣和主奴還是不同的,於是她道:“既然是禁軍的教頭,令兄可能探聽出來宣德樓那邊說了什麼?”
楊懷橘點點頭,說道:“這個應該不難。那麼多人呢,想瞞也攔不住。但是公主為什麼不直接過去呢?”
這事兒就不能和她照實說了,倒不是信不過楊淮橘,而是弒君太過重大,知道了對這位朋友兼下屬也沒有好處。所以邦媛避重就輕道:“官家為了拉攏西北的李繼遷,要把我嫁過去和親。我自然不願意先,就和他大吵一架。被關到暴室去了。多虧皇后幫了一把,才逃出來。”
楊淮橘目瞪口呆,緊緊握住永國公主的手,道:“貴主可萬不能去那樣的地方。李繼遷為人刻薄寡恩,兇殘無情。連自己的母親和髮妻說拋棄就能拋棄。就算不分敵我關係,也絕不是良配。公主抗命是對的,先逃了再說!我也想想辦法看能不能幫您,官家這是亂命!”
趙邦媛苦笑不得,“我的姑奶奶,這是在外面不是在你家。你可別什麼都敢說。”
楊淮橘知道邦媛說的是對的,但就是忍不住,道:“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處用將軍。李繼遷根本就不是一個和親公主能夠安撫的。大戰在即。這個時候讓貴主您和親,只會助長西北雜胡的野心,讓他們以為大宋是隻會花錢買和平的傻蛋,絕不會因為公主是皇帝親女而有多感念,只會被他們當成抬價的籌碼,這怎麼看都是害處。而且官家明明自己有親生的女兒,卻要推您進火坑,這樣的私心,我這個小女子都看不下去。若真是因此獲罪,那也沒辦法。”
趙邦媛本意是想轉移一下話題。萬沒有想到,楊淮橘能有如此眼光,看來他的想法是錯誤的,軍事和政治從來都是不分家的,或者說軍事一向服務於政治。
只是楊淮橘都有這樣的眼光和見識,趙九身為大宋之主,卻偏偏沒有。
她淡淡道:“這不是沒成嗎?而且你看樓上都在掛白幡兒了,估計我今年之內誰也不用嫁了。”
———
楊淮橘精準預測大宋原本的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