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女君記

第96章 貢舉

通常來說,一般到京後,過了省試的學子等待就行,殿試時由皇帝親自考校,排定名次,也就是所謂的天子門生了。

但士子們都說今年因為永國長公主招女軍醫和契丹休戰的事,東京城內到處都是“男女大防”和“蠻夷無禮”的斥責聲。

話說趙炅以天下之財養開封,雖然只有十一年,但是成效明顯,原本唐時只是方圓四十里的汴州主城,現在已經是內城、外城兼備,貨物販賣一直到城門外幾十裡。政局既然已經穩定,人心思治,人員阡陌交通,六渠通達,馬車騾車穿梭於州橋南北,天街十里,到處是穿著斕衫白袍的文人墨客,自是一派文華盛世之態。仿若盛唐時的長安氣象。

其中這幾日臨近殿試,又是內城朱雀門以內、相國寺以南,趙炅登基後重修了太學、國子監。以這兩地為核心,自然形成了周邊酒樓、茶館和小店等商業區,走在大街上都能聽見太學生們議論之聲。

“其實,當年太祖駕崩,先帝繼位只有四個月,就重新開了科舉。當時不也是內憂外患,急著從北漢撤兵嗎?現在朝廷雖遭遇了一些困難。但若說只是為了永國長公主的事和契丹談判,就耽誤了科舉,為兄是不信的。”一家正殿內,一個三十不到的紅臉漢子這樣說。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已經很敢說話了。就是官家和幾位相公都管不住。話說要是這些人真的來了,他們只會說的更加大聲,生怕自己的意見他們聽不到。

不過很可惜,趙宋新任官家和他的宰執們忙得不可開交。沒空白龍魚服來這裡的正店(官方認證有釀酒資格的餐館)。

倒是有個年才十四五歲的少年道:“陳兄,這是誰啊?”

那名陳姓學子冷笑道:“楊兄弟,那是洛陽行宮以前的宮苑使王欽若。他這次來又不是參加會試殿試的,而是直接參加別置貢舉。”

話說,這貢舉考試分解試、省試兩級。宋太祖時重設殿試製度,開始成為解試、省試、殿試三級考試。

這其中細分又分了進士科和明法科等多種專案。那陳姓學子所說的別置,是指官員專門參加的考試。

王欽若仍然是官身,就算科舉也和一般讀書人不同。

又有一人道:“楊兄弟還小,恐怕不知道,這個王欽若乃是恩蔭入仕途。當宮苑使時大肆斂財,本被貶謫。他卻靠著得永國長公主青睞,被從永昌陵撈了出來參加科舉。可以算作是長公主夾袋中的人。他當然要大力為永國長公主的行為辯解。”

這時,坐在他們附近的一個桌子上的華服少年嗤笑道:“這話何其前後矛盾,誰不知永國長公主從小受苦,嫉惡如仇,自然也痛恨貪腐。若王欽若當真如此不堪,貴主怎麼會用這樣的人?十年寒窗的人,竟這般沒見識!”

那陳姓學子本是西川人士,兄弟兩人一起來參加科舉考試。他們的父親陳省華雖然只是一個縣令算不得大人物。但這兄弟二人自小讀書好,也是被捧著長大的,此次得張詠張知州青睞,贈送儀程送來科考。他們本就少年氣盛,自然受不住這話。

其弟站起來道:“看兄臺這身衣服,乃是富貴人家的衙內。不知我等說起舉業來,吹皺你家一池春水了?”

所謂文人罵街不帶髒字兒,這裡說的一池春水是有典故的。此詞本是南唐臣子馮延已所做,當時的國主李璟有一次取笑馮延巳:“‘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這分明是說華服少年根本不能或者沒本事參加科舉。我們談論科舉的話題,要你多管閒事。

當哥哥的畢竟見識多一點。知道這種少年郎可能有大背景,還是不要樹敵的好,於是皺眉訓斥道:“堯佐,說話不要太刻薄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