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女君記

第98章 放榜出事

宋太后孤寡已久,開始是為了防止趙炅注意繼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後來也就習慣成自然了。如今她已成為國朝第一貴婦,吃穿用度無不是最好的。但在寶華殿內室中,她依舊吩咐地毯用舊物改成,窗欞不用月影紗。母子幾個喝茶吃點心也是用的酸棗木椅子,瓷盤木筷,倒也是家常溫馨。

宋太后還是瞭解自己兒子的,等他說了種種趣聞之後,才笑著問道:“聽說這個楊探花少時就有神童之名,如今看來傳言不虛啊。”

她一面說著,還像兒子小時候那樣給兒子打著扇子,弄得趙邦媛都有點兒吃味兒。

趙滋已經冷靜多了,只是笑道:“嬢嬢說的是,此人是建州才子。他7歲時便能寫文章。11歲時受到趙炅的褒美,想授予其授秘書省正字。但楊億認為科舉是正途,所以婉拒,小小年紀就有’願秉清忠節,終身立聖朝’之志,倒是便宜了兒子。”

宋太后笑道:“你上次說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無論何等才子,你不要埋沒他就是了,何苦說這樣自降身份的話。”

他雖然是笑著,但言語之間流露出來的意思讓趙滋不敢怠慢,忙站起身來稱是。

趙邦媛見狀,忙不經意地吃起一個杏子,道:“我倒是少見皇兄這樣愛惜一個人才,可見這位探花郎不止一項好處吧。”

趙滋鬆了一口氣,也笑了,道:“這話倒是不錯,他小小年紀,不僅文采了得,殿試上寫出一篇萬字雄文。更妙在針對遼國用兵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今天你是真應該去見見。他言談中雖沒有提及你,但是對你的主張也非常支援。要不然,夕顏也不會跑去看他了。”

這倒是難得了,趙邦媛知道殿試考的就是美與刺,換句話說,就是拍領導馬屁和挑領導毛病。這種不會很難,但是趙滋很注重這一科考試。羅列了三個問題要求他們兩個時辰之內合成一篇文章。這就非常考驗學子的水平和心理素質了。

這三個問題分別是,第一宋遼必有一戰,國朝要勝該用何法,又要如何解決糧草和士兵素質問題?

第二是民生多艱,應該如何改變?使百姓過上好日子不至於活不下去造反。

第三也是最出人意外的,如果開戰,如何處理鄰國如交趾大理的外交關係!

這哪裡是給學子們考試,分明是向天下發表宣言:

我趙滋要改革,要富國強兵,要北伐收復失地。

所謂宋遼休兵,那不過是一時的緩兵之計,大家不要懷疑我的決心。

相信這樣的事都不用遼國的探馬軍司。國朝明發天下的邸報,就能讓蕭綽太后知道這位南國(契丹如此稱呼)新皇帝的決心。

其實有些話趙滋不敢說怕宋太后說他,位列第一的陳堯叟並不那麼和其心意,這人對外主張太軟和,也就是在都城問題和糧草運輸上文章寫的渾然天成,觀點明確,加上呂端等人都覺得他實際,這才點了狀元。

因為總不好讓楊億為狀元,他太年輕了,一篇文章觀點犀利。雖然沒啥不恭敬的。但李昉看起來就覺得再說他和他先後領導的兵部和樞密院是廢物點心。

這讓他怎麼忍?皇帝也不能太不給樞密使面子啊。

趙邦媛覺得趙滋這也不錯,至少這樣他可以選擇合適的人才,不會出現模糊地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