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相為國操勞多年,如今能全身而退,今後閒雲野鶴,其實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柯相留下的名單,我已經仔細看過了,今後朝堂之上若有能力,我會護他們一護的。”
“另外今日他們之中不少人都想來為柯相送行。”
“是我自作主張攔下了他們。”
“而今蕭欽言已經成為首輔,掌管內閣。”
“雖然在下也入閣了,但他風頭正盛,這個時候出頭的人,在下想保,也是十分困難的。”
“這一點還請柯相見諒。”
聽到這裡,柯政心裡釋懷了不少,方才那種寂寥也是消散了許多。
原本柯政以為這些人被自己列成名單交給了林如海後,這麼快就要跟自己劃清界限了,心裡還很不舒服。
如今聽到林如海的親口解釋,這點彆扭煙消雲散。
柯政微微點頭後說道。
“他們都是幹才,林大人護住他們已經很不容易了,沒必要為了老夫,再讓他們被蕭欽言所針對。”
“老夫走後,林大人要多加小心才是。”
“蕭欽言此人慣於欺上瞞下,他升任首輔後,對上必然會千方百計討好陛下,對下則是全力黨同伐異,意圖權傾朝野。”
“老夫便是太過剛強,過剛易折,終究鬥不過他。”
“林大人要以老夫為前車之鑑,莫要重蹈覆轍。”
“曲高和寡,陽春白雪,太過理想化了。”
“有的時候,和光同塵,不忘初心,才是人間第一流啊。”
“老夫直到今日兵敗如山倒,才悟透了這個道理啊。”
看著柯政滿臉唏噓的表情,林如海和蘇慕白也都心生感慨。
官場之上,和光同塵易,不忘初心,何其難也。
以張居正為例,他為了登上首輔之位,可謂是不擇手段,不僅和太監馮保一起利用陰謀詭計將前首輔高拱拉下了馬。
在高拱歸隱之後,張居正擔心高拱死灰復燃,還一起與馮保炮製了萬曆年間著名的王大臣案,兩人指使王大臣誣陷高拱,讓其說受高拱指使,要入宮行刺明神宗,欲將高拱置於死地。
(PS:這件事記錄在明實錄神宗實錄卷三中,感興趣的搜尋一下王大臣案就行,這裡不做贅述。)
當然了,最後因為錦衣衛的介入,讓張居正的陰謀破產,高拱免去了誅滅九族。
就這麼一個搞陰謀詭計的老手,任誰都覺得這個老哥登上首輔之位後,肯定是藉助首輔之權黨同伐異,大肆斂財,穩固地位。
然而張居正卻冒天下之大不韙,在萬曆年間搞起了改革。
歷史對張居正的評價是為大明續命五十年。
這才叫和光同塵,不忘初心,他善用陰謀詭計,黨爭迫害,但他的初心未改,完成了年少的志向,匡扶大明。
在聽完了柯政這番發自肺腑之言後,林如海端起酒杯說道。
“柯相今日之教誨,在下永生難忘。”
“僅以杯中薄酒,為柯相踐行,幹。”
“幹。”
兩人碰杯之後,一飲而盡。
而後柯政看向林如海溫和一笑說道。
“林大人有宰輔之才,只要多加小心,來日拜相,不過等閒。”
“更難得的是後繼有人,有如此好的女婿。”
“狀元之才,三年一個,並不算稀奇。”
“但能如蘇大人這般,深諳時事,洞察人心者,真是難得的很啊。”
“有你翁婿二人屹立朝堂,可保我大乾五十年無憂。”
“老夫走後,朝堂大事,便要拜託二位了。”
在閒聊了幾句後,柯政爽朗一笑,離開了涼亭,回到了馬車之上,繼續了自己的返鄉之路。
此時的柯政沒有什麼遺憾了。
涼亭裡,林如海看著蘇慕白若有所思的樣子,溫和一笑說道。
“慕白,怎麼了,是不是覺得柯相是個忠厚長者,咱們翁婿和蕭欽言一起將他拉下了馬,心懷愧疚了。”
蘇慕白擺了擺手說道。
“沒有,柯相離開朝堂是好事,陛下對他起了殺心,若非這次柯相以死明志,金殿撞柱,搞得陛下心有忌憚。”
“那現在的柯相應該在詔獄裡,想全身而退,那是難如登天。”
“我只是在想,等鬥垮了蕭欽言後,岳父大人執掌內閣,想做什麼呢。”
林如海略一思考後說道。
“執掌內閣還能做什麼,無非是輔佐陛下治理天下而已,還能做什麼。”
蘇慕白猶豫了一下後說道。
“岳父大人,其實我一直都不覺得柯相的想法是錯的。”
“內閣的權力,實在是太小了。”
“說句不該說的話,以一人之心,奪千萬人之心,真的是好事嘛。”
“多少英明神武的帝王,登基之初雄才大略,建功立業。”
“可稍有成績,便沾沾自喜,甚至老邁昏聵。”
“比起這種情況,匯聚了朝堂精華的內閣執政,豈不是、”
沒等蘇慕白說完,林如海便面色煞白,一把拉住了蘇慕白後說道。
“住口,這話是可以說的嘛,你不要腦袋了。”
“記住,今天你什麼也沒說過。”
蘇慕白微微點頭,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對於蘇慕白而言,他都無需太過努力,只需按部就班,就能夠獲得常人難以想象的榮華富貴,官場之上也是平步青雲。
但得到這些就滿足了,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自己佔據天時地利人和,若不建立一份千秋功業,豈不是辜負瞭如此的機遇。
林如海是何等聰明的人,只是一聽蘇慕白的話,便瞬間明白了蘇慕白的意思。
可正因如此,林如海更清楚的認識到,蘇慕白想走的路有多麼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