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金榜題名到權傾朝野

第13章 難以言喻的振奮

蘇慕白接過毛筆之後蘸了蘸墨,隨後鐵筆銀鉤,筆走龍蛇。

很快,四句七言絕句躍然紙上。

春草堂開佔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在寫完了四句詩後,蘇慕白在卷尾留名。

隆化二年冬月十二日,姑蘇士子蘇慕白贈李大人。

李守中看著蘇慕白那行雲流水的行書,可謂是大氣磅礴。

這四句七言絕句,更是讓李守中的心不爭氣的顫抖起來。

春草堂便是李府的正堂。

蘇慕白這首詩便是在表示李守中執掌國子監,桃李滿天下,賢名在士林之中廣為傳播。

對於李守中而言,歌功頌德的文章他見多了,也不會在意。

然而蘇慕白這首詩可謂是文采斐然,假以時日,必然能成為流傳千古的名篇。

到那個時候,李守中作為這首詩中的主人公,自然而然也就萬古流芳了。

人這一生所求,說來無非名利二字。

即便是位置再高的人,也難以免俗。

縱觀上下五千年,英雄豪傑如過江之鯽,又有幾人能夠在煌煌史冊之中留下姓名呢。

但詩歌就有這樣的獨特的魅力,可以讓人的名聲傳揚千年萬年。

試想一下,若非李白所作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一個汪倫,又何德何能在歷史之中留下自己的痕跡呢。

要知道,汪倫只是一個知縣,莫說是他,就以大明開國皇后馬皇后為例子。

馬皇后何等的德高望重,但整個明朝的官方資料之中,都沒有記載她的名字。

連這樣的人物都不能做到留名青史,但汪倫做到了,這不就是文學的力量嘛。

所以汪倫在得到了李白的贈詩有多激動,那麼現在的李守中就有多麼激動。

李守中此時看著眼前條案之上的宣紙雙目放光,如視珍寶一般,內心久久不能平復。

在勉強平穩了心神之後,李守中看向蘇慕白很是堅定說道。

“賢侄,蒙你饋贈此詩,老夫心中甚是感激。”

“你放心,關於你行卷之事,老夫一定竭盡全力。”

“老夫執掌國子監多年,在京中也結識了許多的大儒高官。”

“老夫一定讓你聲名鵲起,名震京師。”

蘇慕白見狀連連擺手。

好傢伙,看來自己這首詩對李守中的刺激相當之大啊,李守中跟打了雞血一般,激動的難以言喻。

不過蘇慕白倒也可以理解,畢竟人活一世,無非生前事,身後名嘛。

只要這首詩流傳出去,那以這首詩的文采,必然被世代傳頌。

後世之人每讀起此詩,都會得知大乾有一位提攜後進的李守中,乃是賢德之人。

這是何等的榮光。

不過眼下蘇慕白還沒有這麼高調的打算。

“李大人,你的心情晚生可以理解,但京師之地,藏龍臥虎。”

“此番天南海北計程車子齊聚京師,晚生也是擔心樹大招風,還望李大人理解。”

“行卷之事李大人願意幫忙,晚生感激莫名,不過這首詩嘛,還望李大人暫時保密,至少等科舉結束之後再流傳出去,還請大人見諒。”

李守中聽後自然是點了點頭。

“對對對,還是賢侄考慮的周到,老夫也是太激動了,一時竟然忘了這件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