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來的幾個月,朱高煦頻繁往返於漢王府和京郊的琉璃工坊,比回自己家還勤。他深知玻璃的重要性,這可是製作望遠鏡和六分儀的關鍵。
“王爺,您這配方……真是聞所未聞啊。”琉璃工坊的老工匠捧著一張寫滿配料和流程的紙,眉頭緊鎖,臉上寫滿了疑惑。
朱高煦神秘一笑:“老哥,這可是我的獨門秘方,你可得給我守住了。燒出來的東西,直接送到漢王府,不準外傳!”
“王爺放心,小的們曉得輕重。”老工匠連連點頭,心裡卻直犯嘀咕:這王爺,又要搞什麼名堂?
朱高煦帶來的配方,與傳統的琉璃燒製方法大相徑庭。石英砂、灰鹼、石灰石……這些看似普通的材料,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再經過高溫熔鍊,竟然能產生一種比琉璃更加清澈透明的物質。
工匠們雖然疑惑,但還是按照朱高煦的要求,小心翼翼地操作著。他們不敢有絲毫怠慢,這可是漢王殿下的吩咐,萬一出了差錯,他們可擔待不起。
第一批玻璃燒製出來,朱高煦親自到場。當他看到那晶瑩剔透的玻璃時,眼中閃過一絲興奮。
“好!好!好!”朱高煦連聲稱讚,“老哥,你們的手藝真是沒得說!”
老工匠們也鬆了口氣,臉上露出了笑容。
朱高煦將這批玻璃運回漢王府,他要親自指導工匠打磨鏡片,製作望遠鏡和六分儀。
朱高煦在紙上畫出要磨出的大致形狀,交給了打磨銅鏡的工匠,讓他們先打磨出一個大概的形狀,如何自己再慢慢修改。
在工匠與朱高煦的共同努力下,一個簡單的望遠鏡除錯完成,做完望遠鏡後還有複雜的除錯六分儀的工作。
經過幾個月反覆試驗和調整,六分儀的雛形終於完成了。
同時,朱高煦也沒忘了,在製作六分儀的空餘時間編制旗語手冊。
他把常用的航海命令,如“前進”、“後退”、“左轉”、“右轉”、“升帆”、“降帆”等,都設計成不同的旗語組合,並讓王府內的書吏謄寫多份。
“這旗語,可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茫茫大海上一支龐大的艦隊必須要有良好的溝通才能順利安全的抵達目的地。資訊傳遞的速度一定要快速,也必須要準確,這樣才能在複雜多變的大海上存活下去,到達勝利的彼岸。”朱高煦對自己的傑作很滿意。
他甚至還設計了一套“燈語”,用於夜間通訊。
“白天打旗語,晚上掛燈籠,這下,我的船隊就能暢通無阻了!”
幾個月的時間,就在朱高煦的忙碌中飛逝而過。
七艘新式寶船,已經在船廠初具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