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美洲帝國:日月旗的應許之地

第41章 議事章 程的討論

“這個好!這個俺懂!”張大海一拍大腿,覺得這法子實在,沒那麼多彎彎繞。

但當唸到“府尹年俸半數由議事會核定”、“三老質詢制”、“超十二席聯名可發起彈劾”等條款時,錢老秀才和趙儒生的臉色又變得煞白,手都有些抖。趙儒生唸完最後一句關於彈劾的,聲音都有些發顫:“王爺……如此一來,府尹豈不是處處受制於議事會?這……這豈不是以下犯上,朝廷法度蕩然無存啊!”

“法度?”朱高煦笑了笑,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發出篤篤的聲響,“趙先生,你要記住,這裡是新明,不是南京紫禁城。咱們的法度,咱們自己說了算!府尹是替本王牧民,不是來作威作福的,自然要受監督。幹得好,議事會自然無話可說,俸祿足額拿走;幹得不好,讓百姓戳脊梁骨,議事會彈劾上來,本王再做決斷,有何不妥?難道還要讓那些只會動嘴皮子、中飽私囊的官僚在這裡敗壞我新明基業不成?”

這時,一直沉默的錢管事眼神閃爍,小心翼翼地開口:“王爺,草案中提到,約法修訂需議會三分之二以上透過,並由王爺批准。這三分之二的門檻,是否……”他似乎是擔心將來對自己代表的商人群體不利。

朱高煦看了他一眼:“門檻高,是為了防止朝令夕改,讓規矩能穩一陣子。但也不是鐵板一塊,真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有這條路走。放心,只要是為了新明好,本王不會堵著路。”

另一個年輕些的儒生,姓劉,猶豫了一下,也躬身問道:“王爺,關於歸化土著的投票權,草案規定需定居五年,學會漢話,且肯納稅。這……五年之期是否太短?且何為‘學會漢話’,標準如何定?非我族類,其心……”

朱高煦打斷他:“五年不短了。肯學漢話,肯納稅,就是心向我新明。至於標準,簡單,能用漢話跟縣衙的書吏說明白事兒就算過關。至於‘非我族類’,哼,到了這新大陸,還抱著那套老觀念?只要歸順我大新明,遵守我新明的規矩,就是新明的子民!當然,”他話鋒一轉,帶著一絲冷意,“規矩是規矩,眼下先按這個辦,以後視情況再議。現在,這只是新京的試行章程。”

他環視一週,目光變得銳利起來,聲音也沉了下來:“該說的都說了,該看的也都看了。本王再問一次,這份《新京地方議事會臨時章程及選舉法草案》,還有誰有意見?誰反對,現在就給本王舉起手來!”

議事堂內鴉雀無聲,落針可聞。錢老秀才臉色灰敗,嘴唇翕動了幾下,終究沒敢出聲。趙儒生更是低下了頭。船長們和錢管事則是一副“王爺說了算”的表情。

就在這時,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響起,帶著幾分讀書人的倔強和不甘:“下官反對!”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個麵皮白淨,約莫三十歲左右的儒生梗著脖子站了出來,正是之前沒怎麼說話的李儒生。他似乎鼓足了全身的勇氣,直視著朱高煦:“王爺!此法,混淆尊卑,動搖綱常,恐非社稷之福!下官……斗膽反對!”

朱高煦看著他,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他緩緩站起身,走到李儒生面前。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啪!”

一聲清脆響亮的耳光聲在寂靜的議事堂裡炸開。

李儒生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巴掌扇得原地轉了半圈,嘴角立刻滲出血絲,臉上浮現出清晰的五指印,他捂著臉,難以置信地看著朱高煦,眼神裡充滿了驚恐和屈辱。

朱高煦甩了甩手,彷彿撣掉什麼灰塵,聲音冰冷,不帶一絲波瀾:“很好。現在,還有誰反對?”

議事堂裡死一般的寂靜,連呼吸聲都聽不見了。錢老秀才渾身一顫,徹底蔫了下去。其他儒生更是噤若寒蟬,大氣不敢出。船長們則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眼神裡多了幾分敬畏。

朱高煦目光掃過全場,見無人再敢抬頭,這才回到主位坐下,拿起那份草案,輕輕拍了拍桌面。

“既然無人反對,此議,就這麼定了。趙先生,將此草案謄抄清楚,明日張榜公佈。具體選舉事宜,由錢管事和張大海你們幾個負責籌備。”

“遵……遵命。”趙儒生顫聲應道,連忙上前收好草案,手還在微微發抖。

新大陸的夜,依舊深沉。但這議事堂裡的燈火,卻似乎比剛才更亮了一些,也更冷了一些。朱瞻壑站在一旁,將這一切盡收眼底,眼神深處,似乎有什麼東西正在悄然改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