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美洲帝國:日月旗的應許之地

第44章 地區行政體系初現

這一次,呼啦啦舉起了大半的手。王老五的手舉得最高最直,彷彿怕王爺看不見。李木匠、錢有才也毫不猶豫地舉了手,其他農人、工匠、商人代表紛紛跟上。

朱高煦點了點頭:“洪濤票多,便由洪濤暫代新京府尹一職。”

洪濤起身,先是朝落選的王縉方向略一拱手,算是致意,然後快步走到堂前,對著朱高煦和眾議員深揖一躬。

“下官洪濤,定不負王爺與諸位所託,必竭心盡力,為新京百姓謀福祉。”聲音洪亮,透著一股幹練。

府尹人選落定,會議氣氛稍微鬆快了些。

朱高煦等洪濤歸座後,繼續說道:“議事會既立,事務繁雜,當選出議長一人,負責主持會議、整理議案、溝通協調。”

他環視一週,目光在幾位儒生代表身上停留片刻。

“議事會諸項事宜,多需筆墨記錄、文書往來。我看,這首任議長,便先從幾位儒生代表中推選,大家以為如何?”

這話合情合理,無人反對。

王老五又忍不住跟李木匠嘀咕:“你看,還是讀書有用吧?當議長,至少開會不用讓別人念給他聽。”

李木匠難得沒反駁,只是撇了撇嘴。

幾位儒生代表相互看了看,有人躍躍欲試,有人則略顯矜持。

朱高煦直接道:“諸位儒生代表,可有自薦,或是相互推舉?”

之前那位提議辦蒙學的趙儒生清了清嗓子,正要開口。

不料,一直沉默的方儒生卻先說話了,聲音平和:“趙兄熱心,令人欽佩。然議長之職,需處事公允,調和各方。下官以為,張秀才年長望重,或可擔此任。”

被點名的張老秀才一愣,隨即臉上露出幾分受寵若驚的神色,捋著鬍鬚微微點頭。

朱高煦也不多言,直接讓儒生代表內部自行推舉。

一番小聲商議和簡單的舉手表決後,結果出人意料,反倒是提出建議且表現一直很務實的方儒生得票最多。

方儒生起身,沒有太多客套話,只是對著朱高煦和眾人再次拱手。

“承蒙諸位厚愛,定當恪盡職守,不負所托。”

他走到議事堂側前方一張稍高些的桌子後坐下,神色平靜,開始準備記錄接下來的議題。

........

選完議長後,錢商人站了起來,對著朱高煦和新任議長方儒生拱了拱手。

“王爺,議長,諸位議員同僚。”

“咱們這議事堂,還有將來的府尹衙門,總不能一直這麼對付下去吧?”

他挪了挪身子,指了指屁股底下的硬板凳,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苦笑。

“這坐著,實不相瞞,下官這把老骨頭都快顛散了,更別提有失體統。”

“將來若是有土著部落的酋長,或是外邦來客,看到咱們新明帝國的議政之所在此陋室,豈不讓人小瞧了去?”

“再者,府尹衙門若也如此,文書檔案堆放都是麻煩,官吏們辦公也不敞亮,如何能高效理事?”

這話立刻引起了共鳴,不少人都下意識地點頭。

李木匠立馬挺直了腰板接話,嗓門洪亮。

“對!錢老闆這話在理!”

“要建就得建氣派點!這邊樹林眾多,天然木材不缺,如果要建一個氣派的房子,可能還要去尋找一些石頭。”

“王爺您只要點頭,圖紙畫出來,俺們工匠行會保證召集人手,幹得又快又好!絕不偷工減料!”

他比劃著,似乎已經看到了新樓的樣子。

“保管建得比大明那些舊衙門更堅固,更實用!”

王老五聽著,臉上卻露出幾分愁色,甕聲甕氣地說道。

“建是該建,就是……這得花多少錢糧?動用多少人工?”

“眼下定居點第一批作物還在地裡生長,地裡活計還多著呢,抽調人手,會不會誤了農時?”

“還有這運木頭、運石頭的開銷,怕也不是個小數目。”

這話一出,場面稍稍冷卻,農人代表們紛紛點頭,顯然都想到了這個問題。

方儒生作為新任議長,看了看眾人,又看向朱高煦,沒有立刻表態。

朱高煦看著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從最初的提議,到工匠的熱情,再到農人的顧慮,臉上露出一絲幾乎察覺不到的笑意。

“錢議員提議甚好。”

他開口,聲音不大,卻讓所有人都安靜下來。

“議事堂與府尹衙門,乃是新京乃至未來地方行政之臉面,亦是理事之基石,確需妥善規劃建造,此事,準了!”

眾人精神一振,尤其是錢有才和李木匠,臉上喜色更濃。

“不過,”朱高煦話鋒一轉,目光掃過眾人,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

“王老五議員的顧慮也對,錢要用在刀刃上。”

“新建樓宇,預算必須精打細算,不可靡費民力。”

“圖紙設計,要兼顧實用與體面,但絕不可鋪張浪費,搞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此事不急於一時,先由新任府尹洪濤牽頭,會同議長方儒生,以及工部、戶部的相關人員,先拿出個初步的選址、規制、用料和預算方案來。”

“方案要詳盡,考慮周全,尤其要說明白,錢從哪裡來,人手如何安排,儘量不誤農時,不動搖根本。”

“待方案擬定後,再提交議事會審議,透過了,方可動工。”

他看向洪濤和方儒生。

“洪府尹,方議長,此事就交給你們先期籌劃了。”

洪濤與方儒生立刻起身應諾。

“下官遵命。”

第一次議事會,就在這既有章法又略顯粗糙,既有爭論又有共識的氛圍中結束了。

新的結合了東西方思路的行政與議事體系,如同剛剛破土的嫩芽,帶著泥土的氣息,在這片新大陸上,開始努力紮根生長。

這套班子未來如何磨合,東西方迥異的政治制度理念又將如何在這片土地上碰撞、融合,最終長成什麼模樣,眼下誰也說不清。

朱高煦也在新京有了一個大體的行政制度後鬆了一口氣,開始計劃去其他幾個定居點巡視,將此等地方議會也推廣到其他定居點。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