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美洲帝國:日月旗的應許之地

第71章 南!下!

大湖區的事務總算有了一個結果,朱高煦卻沒打算讓定居點的擴張就此停下腳步。

北邊緩了,那目光,自然就投向了南邊。

新威海,五個定居點之中最靠南的據點,也是船隊第一次上岸之處,聚集著不少老水手、老漁民。

他們骨子裡就帶著對大海的渴望,總惦記著航程中遙遙見過影蹤的那些島嶼。

終於,有幾個膽氣壯的漁民按捺不住,三五合計,結伴朝著海那邊的島嶼駛去。

他們的想法簡單,先摸清島嶼的輪廓,畫個簡易海圖,以後再來也好認路。

船隊在海上漂了數日,他們小心地貼著島嶼外圍航行,把海岸的曲折、海灣的深淺,都用筆記錄在紙張上。

有了這第一份海圖,漁民們膽氣也壯了不少。

之後,他們時常駕船到島嶼周邊的漁場打漁。

人心好奇,偶爾,他們也會悄悄把船劃得離岸近一些,想瞅瞅島上到底是個什麼光景,有沒有人住。

這天,海上無風無浪。

幾艘漁船又晃悠到了島嶼近海。

一個年輕漁民,眼最尖,他朝著岸邊密林邊緣那麼一望,臉色驟然煞白,手指哆哆嗦嗦地指向那邊,嗓子眼都發緊:

“看!快看!那……那裡有人!”

眾人忙順著他指的方向望過去。

林間空地上,確有幾個赤裸上身、膚色黝黑的土人圍著一堆篝火。

篝火之上,明晃晃架著一個……一個人的輪廓!

……

“是……是人!”一個年紀大的老漁民,嗓子都喊劈了,臉上一點血色都無。

這野蠻血腥的場面,直把這些一直種地打魚的的漢人嚇著了,漢人很少見過這種吃人的場景,除了在文學作品中,或者大飢之年,就算是被逼無奈也會交換後代,儘量保持體面。

而眼前這個島嶼,裡邊樹林茂密,必然存在許多野果或者獵物,漢人們怎麼也想不到,既然不是光禿禿的土地,草根也沒有吃掉,這些土著為什麼會選擇吃人?

一股涼氣從腳底板直衝天靈蓋,恐懼瞬間攥緊了每個人的心臟。

他們手忙腳亂,也顧不上什麼章法,拼了老命地調轉船頭,發瘋似的划槳、升帆,只恨船慢,恨不得插上翅膀,逃離這片魔鬼之地,逃回新威海。

船一靠岸,這些丟了魂的漁民腿肚子還在打顫,連滾帶爬地衝進府尹的衙署。

他們七嘴八舌,把那駭人的見聞一五一十地哭訴出來。

新威海的府尹聽完,也是驚得半晌說不出話。

自己治下海域對面,竟有食人部落!

他清楚這事兒的分量,半點不敢耽擱,當即提筆修寫緊急文書,挑了最快的船隻,命人日夜不停,將南部海島發現食人族的訊息,火速送往新京。

彼時,新京正處理北方大湖區擴充套件的事務,這份來自南方的緊急報告,便被暫時壓後。待到北方談判,朱高煦才有空暇翻閱這份報告。

“食人族?”朱高煦仔細思考:“加勒比群島生活著一群溫和的泰諾人還有野蠻的食人族,既然已經有人發現了食人族,那就以此動員力量向此地進軍。”

他立刻傳令下去,把平日裡參與議政的幾個儒生和心腹大臣都叫了過來。

議事堂裡,新威海府尹的那份報告,在眾人手中一個個傳了過去。每多一個人看完,堂內的空氣就更沉重一分,安靜得只聽見紙張翻動的聲音和眾人越來越粗重的呼吸。

終於,一位在禮法上素有鑽研的王姓老儒忍不住了。他年歲不小,頭髮鬍子都白了,此刻卻氣得滿臉通紅,猛地一拍桌案,呼啦一下站起身,整個議事堂都因他這一拍而震了震。

“豈有此理!這,這簡直是駭人聽聞!”老儒嗓門極大,聲音在議事堂裡嗡嗡作響。

他指著那份報告,手指都在哆嗦:“《禮記·王制》裡說得明明白白,‘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溼,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剛柔輕重遲速異齊,五味異和,器械異制,衣服異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聖人教導我們,要因地制宜,修其教化,不可強改風俗。這才是王道啊!”

王老儒越說越激動,捶著胸口:“可這吃人的勾當,哪裡是什麼風俗不同?這分明是豬狗不如,天理不容!悖逆天道,人倫喪盡啊!”

他痛心疾首地繼續說道:“那些野人,沒開化,跟林子裡的畜生有什麼兩樣?老夫以為,聖人說有教無類,咱們就該學學古時候的賢人。派幾個懂土話、明白事理的讀書人,帶上糧食布匹,上島去,跟他們好好說說咱們大新明的道理,教教他們做人的規矩。要是他們肯改,不再幹那傷天害理的事,那就是咱們新明教化有方,大功一件啊!”

王老儒話音剛落,李姓儒生便冷哼一聲。

此人面相精悍,早年在刑部當差,見慣了人世間的腌臢齷齪,骨子裡便是一股“重典治亂”的煞氣。

“王大人此言,恕下官不敢苟同!”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尚書·泰誓》確有‘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之語,可聖人還說過‘刑亂國用重典’!王大人怎能斷章取義?”

“那些茹毛飲血之輩,與林中野獸有何分別?”

“指望幾句聖賢教誨,就能讓他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李儒生聲調陡然拔高,字字如錐。

“依下官之見,當效武侯平南蠻之故事!”

“先禮後兵!”

“遣使上島,明明白白告知他們,限期三月,令其部落上下,盡數革除食人惡習,剃髮易服,歸順我大新明教化。若肯幡然悔悟,尚可留其一條生路。”

“倘若他們依舊冥頑不靈,膽敢抗拒天兵,那便怪不得咱們心狠手辣!”

“大軍雷霆掃穴,凡其首惡,及其死忠頑固之徒,一個不留,盡數斬首示眾!”

“至於餘下的婦孺,亦不能使其再盤踞島上,滋生後患。”

“當悉數遷往內陸,分散於各定居點,嚴加管束,令其子孫後代,徹底忘卻其祖輩之野蠻行徑,盡數化為我華夏之良民!”

他略微停頓,眼中寒光一閃,又丟擲一個更狠的招數:

“為求長治久安,更應命隨軍畫師,將此食人部落之慘狀,以及我天兵雷霆剿滅之威勢,詳詳細細繪製成《警世圖》!”

“於新威海等沿海衝要之地,遍行張掛,廣為傳示!務必令周邊諸部落蠻夷,皆知我新明底線!若再有敢茹毛飲血、傷殘同類者,天兵一至,必使其灰飛煙滅,雞犬不留,永絕後患!”

李儒生這番殺氣騰騰的言論一出,議事堂內頓時如同滾油潑水,議論聲浪幾乎要掀翻屋頂。

一部分官員面露不忍,覺得王老儒的教化之策,更能彰顯新明帝國的仁德寬厚。

另一部分官員則深以為然,認為對付這等突破人倫底線的野蠻部落,就該效仿李儒生之言,以雷霆手段震懾四方,方能一勞永逸,永絕後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