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美洲帝國:日月旗的應許之地

第55章 船隊出航

“這條航線,是新路,是探索,也是一場豪賭。你和你的船員,不僅是水手,更是探險家。務必繪製出最為詳盡的海圖,記錄沿途所見的一切:風向、新發現的島嶼與暗礁、魚群,乃至反常的天氣現象。”

黃一峰深吸一口氣,站起身,抱拳沉聲道:“殿下放心,卑職明白。此行,不成功,便成仁。所有記錄,必會妥善儲存,與船同在。”

他沒有多餘的豪言壯語,但那份冷靜之下的決絕,讓朱高煦頗為欣賞。

“好。卷宗裡有更詳細的指引,以及一旦遭遇無法規避的盤查時,預設的幾套應對說辭和身份掩護。”

朱高煦的目光轉向孫旭東。

這位前浙江漁市霸主正抓耳撓腮,似乎在努力消化剛才那番嚴肅的部署,又好像已經神遊到了驚濤駭浪之上。

“旭東,你的任務,同樣艱鉅,甚至更為繁瑣。”

孫旭東聞言,立刻挺直了腰板,大手拍得胸脯“嘭嘭”作響。“殿下,您只管下令!別說繁瑣,就是刀山火海,我也給您趟過去!眉頭要是皺一下,就算我白活了這些年!”

朱高煦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不必你去趟刀山火海。你的船隊,也是四艘寶船,走我們來時的舊路返回。”

他指著海圖上另一條航線。

“這條路,你們相對熟悉,但絕不可因此掉以輕心。逆風逆水的時候會很多,對船隻的操控技巧、船員的體力分配與意志品質,都是極大的考驗。”

“改良後的三角帆,你們已經有了航行過的經驗。這次遠航,就是對你們經驗的考驗。無論是順風、逆風、側風還是頂風,你都要給本王把航向穩住了,把船速儘可能地提起來。”

孫旭東說:“殿下就瞧好吧!那三角帆,俺使得很溜!保管讓那些逆風都乖乖聽話!”

旁邊一直沉默肅立的黃一峰,嘴角似乎難以察覺地抽動了一下,隨即恢復如常。

朱高煦忍住笑,繼續道:“你們船上的擔子可不輕。你們需要帶上給瀛角城李鶴捧的補給物資和我的數封親筆信。”

“更重要的,是你將攜帶給我父皇和母后的私人信件,以及精心準備的各種禮物回到大明代表我拜會父皇。”

他特意加重了“父皇”和“母后”這兩個詞的語氣。

“正是這樣。所以,你這一路,不僅要追求速度,更要確保航行的絕對平穩,所有人員和貨物,尤其是那些送往京師的菸草貢品,必須萬無一失。”

朱高煦取出一本用新威海造紙作坊出品的粗麻紙裝訂的薄薄小冊子。

“這裡面,是用最簡單的大白話,配上圖畫,寫明瞭應對海上各種緊急情況的處置法子。比如遇到特大風暴如何做,船隻意外觸礁漏水如何用油布和木板緊急封堵,等等。”

“你若是不識字……”

孫旭東臉膛一紅,梗著脖子,聲音卻小了不少:“殿下,俺……俺認得幾個大字!像‘船’啊、‘水’啊、‘風啊’、‘火’啊……這些俺都認得!還有那個‘吃’字,俺也認得!那個‘賞’字,俺也認得!”

“好,認得就好。”朱高煦也不當麵點破他的“丈育”本色,“若有看不明白的,讓你船上的書記官逐條念給你聽,務必讓你和所有管事都牢記在心。關鍵時刻,這些法子能救整船人的性命。”

“還有,你手下那幫小子,我知道有些是從你浙江漁市帶來的老兄弟,平日裡不拘小節,但上了這遠洋的船,就得給本王把規矩立起來。誰敢在航行中酗酒滋事、偷懶耍滑,貽誤了大事,一律軍法從事,絕不姑息!”

孫旭東一拍大腿,惡狠狠地說道:“殿下儘管放心!哪個兔崽子敢在船上跟俺老孫炸刺,俺第一個把他綁上幾塊壓艙石,直接扔海里喂王八!保管他下輩子投胎做個聽話的水母,透明的,一眼就能看穿他想啥!”

黃一峰在旁邊輕輕咳嗽了一聲,似乎想提醒他注意言辭,尤其是在殿下面前。

朱高煦卻擺了擺手,示意無妨。

“粗話雖然糙了點,但道理是這個道理。慈不掌兵,尤其是在這茫茫大海上,規矩就是天。”

“卷宗裡,有詳細的物資交接清單,特別是那些準備送往應天府的貢品——新大陸特產的優質菸草,務必清點仔細。那菸草,父皇若是喜歡,你們便是頭功。”

“是!保證完成任務!殿下就等我們的好訊息吧!”兩個人異口同聲的做出回應。

..........

這番交流之後,又過了一個月。

這一個月裡,黃一峰幾乎是泡在了海圖室,將那張新航線圖的每一個細節都刻進了腦子裡,時而與朱高煦徹夜推演可能遇到的各種狀況。

孫旭東則隔三差五就帶著手下那幫老兄弟,在天京衛港口附近操練新寶船上的三角帆。

他那大嗓門的吆喝聲能傳出老遠,偶爾還會因為哪個小子動作慢了半拍而跳腳大罵“儂個小癟三,手腳比烏龜還慢”,引得岸上勞作的軍民紛紛側目,然後會心一笑。

新京的菸草作坊終於傳來了好訊息。

按照朱高煦的吩咐,第一批經過初步晾曬、切絲的菸草已經制備妥當。

一部分被精心打理成束,用油紙細細包裹,外面再用細麻繩紮緊。

另一部分,則被幾個從江南招募來的心靈手巧的匠婦們,學著朱高煦之前的,用新威海造紙作坊特供的薄韌麻紙,卷製成了一支支粗細尚算均勻的“紙菸”。

這批菸草和捲菸,被小心翼翼地分裝成大小相若的四份。

每份用油布和新制的木箱包裹,箱子接縫處還用桐油和麻絲封死,確保在漫長的海運中不受潮溼侵蝕。

黃一峰和孫旭東的兩支船隊,各領兩份,每艘旗艦和另一艘僚船各帶一份,互為備份。

朱高煦親筆寫就的三封信——給瀛角城李鶴捧的命令、給父皇朱棣的書信、給母后徐氏的家書——每一封都有三份,互為備份。

這些信件的備份,也分別交由兩支船隊的不同船隻攜帶,同樣是為了萬無一失。

天京衛的碼頭上,一派繁忙景象,遠勝往日。

八艘經過全面檢修的寶船,靜靜停泊在港灣。

水手們赤著膊,喊著整齊的號子,將一桶桶新灌的淡水、一袋袋醃肉、幹餅、炒米、豆子、成箱的備用船材、繩索、藥品,以及一些有備無患的防守兵器,源源不斷地運上船。

幾十名被挑選出來的波瓦坦部落土著青壯,則在幾名的親衛士兵的“友善”看管下,有些茫然又有些畏懼地搬運著相對粗笨的物資。

他們即將踏上一段緊張的旅程,去聯絡遠隔重洋的家鄉---大明。

一切準備就緒,朱高煦一聲令下,這兩支船隊揚帆起航,朱高煦和一眾士兵還有心腹向他們揮手告別。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