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過去,空氣中依舊帶著刺骨的寒意。然而,一種不同於往日的忙碌與期盼,開始在簡陋的屋舍間悄然瀰漫。
年關將至。對於這些背井離鄉,遠渡重洋來到這片未知大陸的漢家兒女而言,這是他們在此度過的第一個新年,意義非凡。
朱高煦站在窗邊,看著外面忙碌的身影。
有人在清掃積雪,有人在準備過年用的吃食,孩子們則在雪地裡追逐嬉鬧,笑聲清脆。
他心裡琢磨著,這新大陸的第一個新年,總得有些不一樣的儀式感。
不僅僅是吃頓好的,放幾掛鞭炮那麼簡單。
他需要一個機會,一個場合,將所有人的心氣兒再往上提一提,把新一年的目標,清晰地傳遞下去。
腦海中,另一個時空裡,那些國家領導人在新年伊始發表的講話,畫面清晰浮現。
總結過往,展望未來,凝聚人心,鼓舞士氣。
“對啊!”朱高煦一拍大腿,這個法子好。
雖說眼下是大明時期,過的是農曆新年,不是什麼元旦。
可道理是相通的。
辭舊迎新之際,搞一場“新年賀詞”,正好。
他鋪開一張紙,筆尖蘸了墨,他開始構思。
這一年,不容易。從踏上這片土地開始,墾荒,播種,建造屋舍,應對未知的環境。
好在,第一季糧食豐收了,雖然不多,但足以讓大家安穩過冬。
漢語拼音的研討初見成效,《文字大典》的編纂也提上了日程。
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至於來年……(上一張交代此處省略n字)
他越寫越是投入,紙上條條框框,既有對過去一年篳路藍縷的總結,更有對未來一年宏偉藍圖的勾勒。
這不僅僅是一份講稿,更是新明帝國未來一年的施政綱領。
寫罷,他吹乾墨跡,反覆看了幾遍,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他喚來一名親衛,“傳令下去。”朱高煦將手中的草稿放在桌上,“大年三十之前,把之前曬穀子的那片空地清理出來。”
“場地前方,用木頭簡單搭個臺子,不用太複雜,能站人就行。”
“告訴新京所有管事和民眾,大年三十午夜,本王要在那裡,對大家說幾句話。”
“就叫……新年賀詞。”
親衛聽得一愣一愣的。
曬穀場搭臺子?
殿下年三十午夜要對大家夥兒講話?
還叫什麼……“新年賀詞”?
這是什麼新鮮名堂?
他撓了撓頭,雖然滿心不解,但還是大聲應道:“是!殿下!屬下這就去辦!”
親衛領命而去。
很快,漢王要在年三十午夜發表“新年賀詞”的訊息,就在不大的新京定居點傳開了。
“聽說了嗎?殿下要在年三十晚上,對咱們講話呢!”
“講話?講啥呀?大過年的,不讓大家好好守歲?”
“你懂個啥!那叫‘新年賀詞’!一聽就高深!”
“賀詞?跟拜年差不多?”
“我看八成是要訓話,讓咱們明年多開荒,多打糧!”一個剛被管事批評過的農戶小聲嘀咕。
宋老先生等幾位儒生聽聞此事,也是面面相覷。
“新年賀詞?”錢儒生捻著鬍鬚,“聞所未聞啊。殿下這又是從哪兒學來的新章程?”
周儒生則大大咧咧:“管他什麼章程,殿下讓咱們聽,咱們就去聽聽唄!說不定是好事兒!”
宋老先生沉吟道:“殿下行事,向來不拘一格,卻也每每出人意表,暗合大道。且拭目以待吧。”
一時間,整個新京都對這即將到來的“新年賀詞”充滿了好奇與猜測。
這新大陸的第一個新年,似乎從這小小的漣漪開始,就註定了不平凡。
.........
大年三十傍晚,新京定居點內外,家家戶戶都透著一股與往日不同的忙碌與期待。
孩子們早早穿上了漿洗乾淨的衣裳,在雪地裡瘋跑,清脆的笑聲驅散了冬日的寒意。
婦人們則在簡陋的廚房裡忙碌著,準備著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飯食,鍋碗瓢盆的碰撞聲,食物的香氣,交織成一曲溫馨的序曲。
朱高煦換上了一身乾淨的蟒服,雖不比舊時在燕王府的華貴,卻也整潔挺括。
他站在窗邊,手中拿著寫著字的紙張,那是他為今夜準備的講稿。
窗外,曬穀場上已經清理出一大片空地,四周插滿了火把,跳動的火焰將白雪映照得一片通紅。
一個簡易的木臺已經搭好,不高,卻足以讓所有人都看清檯上的人。
夜色漸深,寒風也似乎收斂了些許。
定居點的居民們,無論老少,都裹著厚實的衣物,陸陸續續朝著曬穀場匯聚。
他們臉上帶著好奇,帶著期待,也帶著一絲對未知的忐忑。
宋老先生、錢儒生、周儒生幾人也早早到了,站在人群的前方,神色各異。
錢儒生低聲對宋老先生道:“宋公,殿下這‘新年賀詞’,您老可曾聽聞過?”
宋老先生捻著鬍鬚,微微搖頭:“聞所未聞。不過,殿下行事,向來有其深意。”
周儒生則大大咧咧地道:“管他什麼詞,聽聽就知道了!大過年的,殿下總不會罰咱們吧?”
他說著,引得周圍幾人一陣低笑,氣氛也輕鬆了些。
當最後一縷炊煙散盡,夜空中繁星點點,與地上的火把交相輝映。
打穀場上已是人頭攢動,黑壓壓的一片,卻又井然有序,無人喧譁。
朱高煦深吸一口氣,邁著沉穩的步子,走上了木臺。
他目光掃過臺下,那一張張或蒼老、或年輕、或黝黑、或白皙的面孔,在火光下顯得格外清晰。
“諸位!”
朱高煦的聲音高亢,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曬穀場。
人群瞬間安靜下來,所有的目光都匯聚在他身上。
“時間過得很快,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在此我向大家致以最誠摯的祝福!”
臺下響起一陣低低的附和聲,帶著喜悅。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歷經艱險,終於抵達了這片廣袤的新大陸。”
“我們建立了新京,還有新威海、新鄭州、新杭州、上海五個定居點,在這片土地上紮下了根。”
“這一年,大家辛勤開墾荒地,播撒下希望的種子,為實現新大陸的糧食自給自足而努力奮鬥,如今糧倉初滿,這個冬天,我們不再捱餓!”
人群中,不少農戶眼中閃過一絲自豪。
“地方的行政架構已經初步建立,各定居點的第一次議事會選舉也順利完成,選出了大家信得過的人。”
“地方的長官不再獨攬判決之權,新設立的法官將依據律法,公平行使審判的權力。”
“我們的鹽業、新威海造紙作坊也有了初步的成果,雖然紙張還粗糙,但我們有了自己的紙,將來孩子們的書本,就不用愁了!”
“我們還成功擊敗了兩個土著村落,俘獲了一些人手,他們如今也參與到我們的建設中,換取食物與庇護。”
此言一出,一些親歷過那場衝突的漢子們,不由挺了挺胸膛。
“總之,在過去的一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收穫了糧食,基礎的補給基本可以自給自足了。在此,我向各位努力工作、不懈奮鬥的人致敬!感謝你們為定居點建設的辛勤付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