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朱高煦則開始思考如何建立一個負責糧食收購以及銷售的“公司”。
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收購和儲存糧食的官倉。
它的領導者必須具備經營的頭腦,懂得在豐年和災年之間巧妙調劑餘缺,從而穩定至關重要的物價。
設立這個機構,也是朱高煦在摸索一種適合當下這個新的國家,乃至將來更為複雜的商業環境的公司制度。
他希望透過這個試點,讓手下的官員和定居者們逐漸熟悉“公司”這種組織形式,甚至能啟發他們,帶動一批人去建立屬於自己的各類公司。
這第一個具有標杆意義的“國營公司”,名字不妨就叫“國家糧食儲備集團”。
簡單明瞭,直截了當,讓人一聽就知道它的核心職能。
朱高煦也曾考慮過一些更具大明傳統色彩的名字,譬如“大新明常平倉總署”之類。
但他很快就否定了這些想法,因為“集團”二字,更能體現其統籌經營、規模化運作的現代意味,也更符合他對這個機構的期望。
除了糧食,之前在新威海試辦的那個小小的造紙作坊,雖然目前規模不大,產量也有限,但它清晰地代表著另一種“國有”產業的開端。
朱高煦深知,未來帝國的崛起,離不開對核心資源的掌控。
長遠來看,諸如冶鐵、軍工、造船這些關乎國運命脈的核心產業,都必須由國家來主導,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此一來,就需要一個能統籌管理這些具體的國營“公司”或“集團”,進行統一規劃、監督和管理的統籌機構。
“六部”的框架顯然已不完全適用這些新興事務。
一個念頭在他腦海中逐漸清晰:“國有資產管理部”。
這個名字從他腦海中跳了出來,帶著一股與舊時代截然不同的氣息。
直接,現代,一聽便知其職能。
既然部門名稱要新,那麼這個部門的負責人,自然也不必再叫什麼“尚書”、“侍郎”了。
朱高煦決定,直接取一個現代化的名字——“部長”。
“部長”這個稱呼,簡潔有力,既能體現其作為部門首腦的地位,又能明確地與大明那套沿襲已久的官僚體系做出區分。
新明帝國,就是要走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可這第一任“部長”,該由誰來擔任?
新京初定,百廢待興,能獨當一面的人才本就捉襟見肘。幾個定居點的管理者,還有新任命的地方法官,都已是各司其職。
一個念頭,在他心中逐漸成形。
他的兒子,朱瞻壑。雖然他現在還是個孩子。
但朱高煦清楚,年齡越小,學東西越快,對新東西的接受能力也強,而且對自己這個父王是百分百的信服。
更重要的是,“國有資產管理部”以及它未來要統管的各種“公司”、“集團”,都是這片新大陸上,乃至整個時代都前所未有的新事物。
沒有舊例可循,沒有祖宗章法可依。
與其找個滿腦袋條條框框、做事瞻前顧後的老臣來彆彆扭扭地適應,倒不如就讓瞻壑這張白紙來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年輕人嘛,接受新事物總是比那些腦子已經僵化的老傢伙快得多。
尤其是他這個當爹的親自灌輸的這些新穎的體系,瞻壑學起來,阻力最小。
若讓他來執掌這個全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部”,親自去摸索“公司”的運作模式,豈不是一塊絕佳的磨刀石?
磨的不僅是瞻壑的處事能力、應變之才,更是他對這個新生國家的理解,對他這個父王所規劃的未來的認知。
這比單純把他關在王府裡,請幾個大儒來教他讀那些翻來覆去講了幾百年的聖賢書,聽那些腐儒們絮絮叨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陳詞濫調,要有用得多,也直接得多。
讓他親手去管糧食,管造紙,將來可能還有冶鐵、造船,他才能真正明白,這帝國的根基究竟是什麼。
民生二字,到底有多重。
銀子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花出去的,怎麼才能讓銀子生出更多的銀子,同時也讓新的國家百姓過的更好,國家變得更強。
這些,書本上可學不來,得自己一頭扎進去,摸爬滾打,才能悟出些門道。
培養繼承人,就得從小處著手,從實處著手。
瞻壑是他的長子,是帝國未來的希望。讓他早些接觸這些實際事務,親身參與到帝國核心機制的構建中。
想到這裡,朱高煦心中已然有了決斷。
.................
他派人去傳朱瞻壑。
不多時,朱瞻壑便快步走了進來。
“父王。”他躬身行禮。
朱高煦指了指旁邊的椅子,示意他坐下。
“瞻壑,今日叫你來,是有件要緊事與你商議,也算是個任命。”
朱高煦開口,語氣平和,卻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
“為父打算新設一個衙門,名為‘國有資產管理部’。”
他頓了頓,觀察著兒子的反應。
“想讓你來出任這第一任‘部長’。”
“並且,我還要讓你兼任一個新機構的頭,叫‘國家糧食儲備集團’,任‘董事長’。”
朱瞻壑聞言,微微一怔。
那雙清亮的眼睛裡,清晰地映出一絲訝異,隨即是濃濃的不解。
“國有資產管理部?部長?”
他蹙眉思索片刻,努力在自己有限的認知裡搜尋著對應的概念。
“父王,恕兒子孤陋寡聞,這……是何等樣的官署?”
“在大明,兒子似乎從未聽說過類似的衙門和官職。”
“還有,您說的那個‘國家糧食儲備集團’,又是個什麼樣的組織?‘董事長’,又是何等職司?”
一連串的疑問,顯出少年心中的困惑。
朱高煦微微一笑,兒子的反應,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這些名詞,莫說大明,便是放眼整個舊大陸,怕也是聞所未聞。
他耐心地解釋道:“‘國有資產管理部’,顧名思義,就是管理我們‘國家’所擁有的各項產業和財富的部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