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卡坦半島的叢林,在那瑪雅金字塔被發現之後,一切都變了。
馬嵐心裡清楚,他們腳下這片土地,遠比他最初設想的更加複雜,也更具價值。
他當即下令,向叢林更深處定居。
海灘也太暴露了,萬一那些土著也到海邊活動,他們這幾十號人,就像是案板上的肉,無處可藏。
白蓮教能在大明官府的血腥圍剿下苟延殘喘數百年,靠的就是一個“藏”字。
藏進深山,藏進密林,藏進那些官府看不見、也想不到的犄角旮旯。
而眼前這片無邊無際的原始雨林,就是他們最好的庇護所。
“所有人,都動起來!”
馬嵐的聲音在林間迴盪,不帶半點商量的餘地。
他一把奪過身邊人手裡的鐵刀,“嗆”地一聲砍斷一根碗口粗的藤蔓,汁液四濺,他自己則率先踏進了更深的黑暗中。
他很清楚,在絕境之中,任何猶豫和懈怠都會像瘟疫一樣傳染,最終變成吞噬所有人的深淵。
他,必須是那個最強硬,最不知疲倦的頭。
幾十名白蓮教的基層首領連同他們的家眷,就這樣在馬嵐的驅策下,變成了一支亡命的施工隊伍。
男人們揮舞著簡陋的斧頭和鐵刀,砍伐樹木,清理藤蔓,汗水混著泥水往下淌。女人們則揹著所剩無幾的糧食和啼哭不止的孩子,緊跟在後,收集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從堅韌的樹皮到可以引火的乾燥物品。
經過整整兩天的艱難跋涉,他們終於在遠離海岸約三十里的一處隱蔽林地地停下了腳步。
這裡四周都是密不透風的叢林,只有一條狹窄的通道可以進出。林地中央有一條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解決了水源問題。更妙的是,山壁上還有幾個深淺不一的天然洞穴,稍加清理,就是絕佳的藏身之所和儲糧倉庫。
這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這裡,就是無生老母為我們選定的第一處道場!”
馬嵐站在林地中央一塊高聳的岩石上,振臂高呼,刀疤在臉上扭動。
“噗通!”
下面的人群齊刷刷地跪伏在地,用盡全身力氣,齊聲唸誦起那熟悉的經文。聲音疲憊不堪,卻透著一股劫後餘生的狂熱。連日的勞頓和恐懼,在這一刻找到了宣洩的出口。
他們需要一個希望,一個能讓他們在這片絕望之地堅持下去的理由。
馬嵐和他的“神啟”,就是這個理由。
據點,或者說“根據地”的建設,隨即有條不紊地展開。
這套流程,對於這些在大明境內常年與官府周旋、東躲西藏的白蓮教頭目而言,早已是刻在骨子裡的本能。
馬嵐將所有人分成了三隊。
第一隊,建設隊。由一名身強力壯、在老家做過木匠的壇主負責。他們以山谷入口為核心,伐木立樁,將頂部削得尖銳無比,構築了一道簡陋卻有效的木牆。牆後,又挖掘了數道深坑陷阱,裡面插滿了削尖的木槍,上面蓋著偽裝用的樹枝和腐葉。窩棚沿著山壁搭建,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從遠處看,幾乎與灰黑色的石頭融為一體。最大的那個洞穴被清理出來,成了臨時的住所。糧食則被集中儲藏在另一個乾燥的洞穴裡,由馬嵐親自指派的兩名心腹日夜看守。
第二隊,狩獵隊。由那個最早發現瑪雅遺蹟,並且頗具叢林生存經驗的漢子帶領。每天清晨,他們便帶著簡陋的弓箭和鐵刀,深入叢林,獵取食物。這片雨林對他們是危險的,卻也是慷慨的。女人們則在根據地附近,採集可以食用的植物根莖和野果。
第三隊,也是最關鍵的一隊——偵察隊。
這支隊伍由馬嵐親自挑選,成員都是最機靈、最沉得住氣的老教徒。他們的任務不是打獵,也不是採集,而是“找人”。
洞穴裡,昏暗的火光跳動,將馬嵐的影子投射在石壁上,扭曲變形。
他對著三名即將出發的偵察隊員,面授機宜。
“記住,你們的任務不是去跟那些土人拼命。”
他的聲音壓得極低,彷彿怕驚動了林中的鬼神。
“你們是聖教的眼睛和耳朵。你們要偽裝成迷路的獵人,或者逃難的流民,悄悄地靠近他們的村子。”
他停頓了一下,身體前傾。
“看!用你們的眼睛,把看到的一切都給我刻在腦子裡!他們的村子有多大,有多少人,男人和女人各有多少。他們手裡拿的是什麼兵器,是木棍還是石頭?他們的房子是怎麼蓋的?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誰是他們的頭人,誰是管事的祭司,誰又是最底層的奴隸!”
“還有,聽!”他指了指自己的耳朵,聲音裡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命令,“聽他們怎麼說話,怎麼稱呼他們的神!他們的神長什麼樣?是人是獸?他們怎麼祭拜?用活人還是用牲口?這些,都關係到我們聖教的未來,關係到我們能否在這裡建立佛國!”
三名偵察隊員躬身領命,臉上是混雜著緊張與狂熱的神情。
他們明白,這趟任務九死一生。但他們更明白,這關係到所有人的未來,是“聖教大業”的第一步。
在根據地初步穩定下來之後,馬嵐立刻著手另一件同樣重要的事情——為接應後續抵達的白蓮教徒做準備。
他很清楚,朱高煦那個篡位的妖首,不可能只流放他們這一批人。後續從大明運抵的萬人之中,必然還夾雜著更多的白蓮教徒。那些人,是他未來擴充勢力的核心骨幹,是他建立“白蓮佛國”的基石。絕不能讓他們像沒頭蒼蠅一樣,死在海灘上,或者被那些茹毛飲血的土著抓去當祭品。
他挑選了兩名最熟悉水性的教徒,讓他們潛回當初登陸的海灘附近,建立一個隱蔽的海岸哨站。
“你們的任務,就是等。”馬嵐對二人下達命令,“白天躲在林子裡,晚上注意海面。一旦發現大船靠近,並且是從東方來的,立刻用我們約定的方法發出訊號。”
“接上人後,不要走大路,沿著我們留下的暗記,從林子裡繞回來。”馬嵐最後叮囑道,“記住,每一個兄弟,都是聖教寶貴的火種,一個都不能少!”
在根據地裡,馬嵐對所有資源實行鐵腕管理。糧食、武器、工具,全部統一登記,按需分配。
他將這稱之為“共渡佛國考驗,同享無生聖恩”。
但所有人都清楚,這意味著,每個人的生死都攥在了馬嵐一個人的手裡。誰敢不從,就得餓肚子。
對於那些在建設和狩獵中表現突出的人,他毫不吝嗇地當眾封他們為“護法金剛”、“開路先鋒”,並且在分配食物時,會多分給他們一塊烤得滋滋冒油的烤肉,或是一捧珍貴的炒米。
而對於那些消極怠工、口出怨言的,則會遭到最嚴厲的懲罰——“懺悔苦修”。
這懲罰包括加倍的勞役,以及在眾人面前跪地念誦懺悔經文,直到馬嵐滿意為止。
一手是虛無縹緲的宗教許諾,一手是實實在在的生存資料。這種恩威並施的手段,迅速讓他建立起了絕對的權威。
連婦女和孩童都被他動員了起來。
婦女們用植物纖維搓成細線,將眾人破損的衣物縫補起來。並且用一種在溪邊找到的紅色礦石粉末,在每個人的袖口上,都繡上了一朵小小的、歪歪扭扭的白蓮花。
這是他們的“聖徽”,是在這片蠻荒叢林裡,唯一的身份認同。
孩童們則被聚集在一起,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要在大人的帶領下,背誦馬嵐親自改編的教義歌謠。
稚嫩的童音在幽深的山谷中迴盪,為這片危機四伏的蠻荒叢林,平添了幾分詭異的“神聖”。
“彌勒降世開新天,渡海穿林佛國顯。真空家鄉非虛妄,白蓮開處盡漢土!”
稚嫩的童音在幽深的山谷中迴盪,為這片危機四伏的蠻荒叢林,平添了幾分詭異的“神聖”。
一週後,派出的偵察隊終於帶回了第一份有價值的情報。
他們成功靠近了一箇中等規模的瑪雅村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