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美洲帝國:日月旗的應許之地

第144章 貿易公司的分紅

北方的森林裡,一場由西洋參引發的淘參狂潮正愈演愈烈之時,東天竺公司的船隊回來了。

當那幾艘武裝商船緩緩駛入新京港口時,整個碼頭都安靜了一瞬。

桅杆上,那面繡著“東天竺”三個大字的旗幟,已經被海風撕扯得有些破爛,但依舊在風中招展,帶著一股遠渡重洋的硝煙與海鹽氣息。

碼頭上的人們,無論是搬運貨物的苦力,還是等待出海的漁民,都停下了手裡的活計,呆呆地看著這幾艘商船。

船隊首領李舜帶著幾名親隨,快步穿過碼頭,對周圍的注視視若無睹,徑直奔向朱高煦的莊園。他沒有攜帶任何金銀珠寶,懷中只揣著幾卷文書。

莊園書房內,朱高煦剛剛聽完內閣關於《採參令》執行情況的彙報,正盤算著如何控制這場由他親手點燃的狂熱。聽聞李舜求見,他立刻屏退了左右。

“殿下!”

李舜一進門,身上的海腥味瞬間充滿了整個書房。他沒有絲毫遲疑,雙膝重重跪地,動作乾淨利落。他雙手高高舉起懷中的文書,說道。

“東天竺公司管事孫旭東,命小人呈上公司這兩年多的賬目與經營總報!”

“起來說話。”

朱高煦親自走下臺階,伸手扶起李舜。他的手觸碰到李舜的胳膊,能感覺到那肌肉硬得像石頭。他接過了那幾卷沉甸甸的文書。

回到書案後,他解開繩子,展開了第一卷。

那是一幅南洋的佈局圖。上面用硃砂清晰地標註著兩個據點。一個,像一把尖刀,死死地插在馬六甲海峽最狹窄的咽喉要道上。朱高煦一眼就認出,那是後世新加坡的位置,一個真正的黃金水道。另一個據點,則在航道之外的一處偏僻大島上,旁邊標註著“船塢”、“倉庫”、“淡水”等字樣,顯然是作為備用的後路和船隻修整之地。

他放下地圖,翻開了第二卷,是貿易賬冊。

上面的字跡是典型的商人字型,密密麻麻,每一筆都記錄得清晰無比,進出流水,一目瞭然。

朱高煦的視線迅速掃過。

“……永樂十一年,採買摩鹿加群島丁香、豆蔻等香料,計三船,運抵大明泉州港,沿途避過海寇六次,折損水手三人。獲利黃金八百兩……”

“……永樂十二年,採買大明湖州絲、景德鎮瓷,計五船,販與倭國長崎港,獲利黃金一千二百兩……”

看到這裡,朱高煦的手指在賬冊上微微一頓。

孫旭東的腦子果然活絡。他沒有死守著大秦與大明之間的單線貿易,而是利用公司在南洋的地理優勢,自己開闢了新的財源。把大明的絲綢瓷器賣給日本人,再把南洋的香料賣回大明。

朱高煦繼續往下看,呼吸不知不覺間變得有些急促。

賬冊的後半段,風格陡然一變,不再是單純的貨物買賣,字裡行間透出一股血腥氣。

“……永樂十三年,於馬六甲海峽,擊潰阿拉伯商人聯合船隊,擊沉其船隻兩艘,俘獲三艘。自此,凡經此航道之商船,無論何國,皆需向我公司繳納‘航行稅’。另,大明貨物經我公司轉售天竺及大食商人,加價三成。”

“好!”

朱高煦猛地一拍桌子,茶杯被震得跳了起來,發出一聲巨響。

壟斷!

這才是他想要看到的!這才是“公司”這頭他親手創造的商業巨獸,該有的獠牙!

什麼叫貿易?低買高賣只是最低階的手段。真正的貿易,是手裡有刀,脖子上有炮,你只能跟我做生意,而且價格我說了算!

他激動地翻到最後一頁,那裡用最醒目的大字,寫著最終的核算結果。

“兩年零七個月,扣除所有成本、船員餉銀、撫卹、船隻損耗、武器彈藥開銷,公司淨獲利,折黃金,一萬八千二百三十七兩!”

一萬八千兩黃金!

這個數字,像一記重錘,狠狠砸在朱高煦的心口。他自己都感到一陣心跳加速,血液衝上頭頂。他親手打造的這臺財富機器,其運轉效率,遠遠超出了他最樂觀的預估。

“孫旭東……”他口中喃喃念著這個名字,臉上露出了許久未見的,發自內心的笑容,“幹得漂亮!這是個人才!”

他轉身對依然站得筆直的李舜說道:“你回去告訴孫旭東,他當初用全部身家認購公司股份的憑證,我準了!這是孤親手寫的文書,你帶回去。”

朱高煦回到座位,大筆一揮,寫下一份准許認購生效的憑證,最後,看也不看,抓起旁邊那枚碩大的監國太子寶印,蘸足了印泥,重重地蓋了上去。

“下一次,讓他親自帶船隊回來。”朱高煦將憑證遞給李舜,“這個認購,需要他親自來新京完成。”

李舜接過那份還帶著朱高煦體溫的文書,只覺得重若千鈞。他雙手都在顫抖,眼眶一熱,重重地點了點頭。

“殿下,還有一事。”李舜從懷裡又掏出一份厚厚的名冊,“這是公司所有船員的名單,包括陣亡和傷殘的弟兄。孫管事讓小人稟報殿下,所有人的餉銀,月月發足,絕無拖欠。”

“應該的。”朱高煦的眼神落在那份厚厚的名冊上,上面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是一個家庭。“他們流的血,不能白流。告訴弟兄們,大秦不會虧待任何一個為她流血拼命的子民。”

李舜走後,朱高煦獨自在書房裡來回踱步。

一萬八千兩黃金的利潤,該如何處置?

全部投入再生產?讓公司繼續擴張,造更多的船,招更多的人?

不,他需要一場分紅。

一場足以震動整個大秦,讓所有人都為之瘋狂的分紅。

他拿起筆,在一張白紙上迅速擬定了一份方案。

“……東天竺公司本次總獲利一萬八千餘兩黃金。孤意,以其中七千兩等值之金銀,兌為七萬錢金幣,用於股東分紅。”

“公司總股本七萬股。每持一股,可分紅一錢金幣!”

寫到這裡,朱高煦的筆鋒停住了。

當初募集資金時,每股的認購價,僅僅是半錢金幣。

如今,一股分紅一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