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海馨換好衣服,三人離開王家小樓時,已近十一點鐘了,街上開門的飯館寥寥無幾,離著很遠,就能看到一片燈火通明、煙霧繚繞的燒烤攤子。
這裡是若羌最近最火的網紅餐飲地——樓蘭大排檔。
雖然將到午夜,大排檔裡外吃飯的人仍有不少,基本都是全國各地湧來的揹包客,他們幾乎都有個相同的目的地:樓蘭古城。
樓蘭古城在黃沙中掩藏十幾個世紀,百年前被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發現時著實引發了考古界的一陣轟動,但彼時交通不便、物資匱乏、設施落後,多年來到這裡的除了專業考古人員,遊客很少。
到了1980年,“樓蘭美女”古屍的被發現更是為此地罩上了濃烈的神秘色彩,引得四方探險者紛至沓來,雖然他們都是身具特殊技能的專業人士,但兇險莫測的羅布泊專治各種不服,幾乎每一年,都有遠道而來的探險者深入大漠,同樣幾乎每一年,他們當中都會有人永遠留在沙漠深處,再不見天日。
劉覺民其實不是個愛冒險的人,並且當地文物保護部門對進入樓蘭古城遊覽有著極其嚴格的限制措施,不是別的,主要是怕出事。
不過,天津衛有句老話: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無論有多少前輩喪命沙漠,近幾年後來者卻是越來越多,當地有關部門不讓去,他們就自己偷偷摸摸往裡溜,挖坑使詐暗渡陳倉無所不用其極,沒少為羅布泊的野狼提供加餐機會。
關於這種現象,曾有位前輩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因為山就在那裡。
劉覺民的名言:人吶,吃得實在太飽了,就會這樣。
千萬別誤會,他絕對沒有質疑真正的探險家銳意進取精神的用意,他只是覺得和大自然相比,人類連個寵物都算不上,面對先賢自慚形穢而已。
問題是,這些所謂“永不退縮征服自然”的勇敢者,有很多既不專業、也不純粹,冒冒失失闖進生命禁區,純粹是給當地救援人員找麻煩去的。
“小霞,我想去樓蘭古城。”
劉覺民感慨著半截,耳邊忽然就傳來句石破天驚的話,他扭頭看著蘇海馨,張張嘴,又閉上,不知說什麼是好。
王天霞手拿選單怔住了:“蘇蘇,你知道那是什麼地方嗎?”
“知道啊,小時候電視裡看過。”
劉覺民和王天霞齊齊無語。
看到他們的表情,蘇海馨垂下眼簾:“不好安排啊?那我不去了。”
“它不是不好安排的事...”
王天霞正要展示專業導遊的知識面,卻見劉覺民暗暗朝她使眼色:“點菜吧,再不吃飯我就昇天了。”
“對對對,咱們先吃飯、先吃飯!”
若羌是典型的暖溫帶荒漠乾旱氣候,年平均降水量僅僅三十毫升,連澆花都不夠,蒸發量卻足足有一千四百毫升,就是口碩大無朋的蒸鍋,雖然已進入七月雨季,這裡下場雨還是很罕見的事情,比起入夏以來幾乎泡在了雨水裡的天津,簡直天壤之別。
所以,當晚風夾雜著一個微涼的小水滴落在王天霞臉上,她整個人懵住了:“啥情況?”
劉覺民抬頭望望天:“什麼啥情況?你看不出來要下雨了?”
“我們這兒上次下雨,那還是...上次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