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七歲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第356章 這才是大明該有的資本

楊思義拿著賬本進來,臉上滿是喜色道:“殿下,首戰告捷啊!

九百五十股就是九千五百萬兩銀子,扣除建礦的三千萬兩成本(含蒸汽機、鐵路支線、礦工宿舍)

還能剩下六千五百萬兩用來修大同到山東的鐵路支線。”

朱雄英點點頭,又吩咐道:“你讓人把剩下的五十股拆分成五百份碎股,每份兩千兩,送到京西煤礦。

分給那些採礦能手,讓他們知道,好好幹活不僅能拿高工錢,還能當股東。

另外,讓山西煤礦公司儘快開工,礦工的待遇要按京西煤礦的標準加倍。

每月十兩銀子,管吃住,還要建學堂,讓礦工的孩子免費上學,再建個醫館,看病不要錢。”

楊思義連忙應下,心裡對朱雄英更是敬佩。

殿下不僅懂如何聚財,更懂如何分利,讓百姓也能從新政中受益,這樣的君主,才能讓大明的根基越來越穩。

幾天後,山西煤礦公司在大同府舉行了開工儀式。

朱雄英派工部尚書薛祥親自前往主持,還帶去了十臺新造的蒸汽機。

這是工部根據朱雄英的圖紙造出來的,雖不能直接採礦,卻能用來抽水(解決煤礦積水問題)、拉煤車(比人力快三倍),還能帶動風箱(提高鍊鐵效率)。

礦工王大拿拿著新領的十兩銀子,心裡樂開了花。

他以前是佃農,每年要把七成的收成交給地主,還經常吃不飽飯。

如今當了礦工,每月能拿十兩銀子,管三餐(頓頓有肉),住磚瓦房,孩子還能免費上學,這樣的日子他以前連想都不敢想。

工友老張拍了拍他的肩膀,手裡拿著一張告示,激動道:“大拿,你聽說了嗎?咱們也能買股份碎股了!

殿下說了,只要咱們年底評上‘功勳礦工’,就能以一千五百兩的低價買一份碎股(相當於每股十萬兩的千分之十五),以後每年能拿一百五十兩分紅!”

王大拿眼睛一亮:“真的?那我可得好好幹,爭取年底買一份,讓家裡人也跟著享福,我娘要是知道我能當‘股東’,保管笑得合不攏嘴!”

山西煤礦開工後,煤炭產量節節攀升。

京西煤礦的煤炭主要供京師與北方邊鎮使用,山西煤礦的煤炭則透過鐵路運往山東、江南等地。

不僅滿足了當地鋼鐵廠的需求(江南鋼鐵廠因煤炭充足,產量翻了一倍),還降低了鐵路修建的成本(用煤炭燒磚比用木材快三成)。

江南的鋼鐵廠產量提升後,造出的鐵軌又快又好,原本要一年才能修完的江南鐵路,半年就修好了四分之三。

鐵路通了,江南的絲綢、茶葉能更快地運往京師,價格降了兩成;

北方的糧食也能更快地運往江南,緩解了江南的糧荒,尋常百姓也能吃上便宜的小米了。

皇宮,御花園裡,朱元璋看著手裡的奏摺,臉上滿是欣慰。

奏摺上寫著,山西煤礦開工三個月,就產出了五十萬石煤炭,盈利兩百萬兩,股東們的季度分紅(兩千五百兩每股)也已經準備就緒。

朱元璋對身邊的徐達笑道,“天德,你說咱這大孫,怎麼就有這麼多奇思妙想呢?

以前朕總擔心商人囤貨居奇,會攪亂民生,可現在看來,只要規矩立好了,商人也能為大明做事。

你看那張萬山,一次就投了兩百萬兩,比好些勳貴還大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