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七歲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第355章 股份交易所

御書房的燭火已燃至深夜,朱雄英指尖捏著一封皺巴巴的奏摺,眉頭擰成了川字。

奏摺是順天府尹遞上來的,字裡行間滿是焦灼。

近一個月來,皇城根下私相授受股份的鬧劇愈演愈烈。

有人拿著偽造的京西煤礦股權憑證騙走商戶三萬兩銀子。

還有勳貴家奴在茶樓裡坐莊,哄抬股價後捲款跑路,鬧到順天府衙門口的百姓已排了三天隊。

戶部尚書楊思義站在一旁,聲音裡帶著無奈道:“殿下,京西煤礦的分紅剛發下去,這股份就成了燙手山芋。

現在勳貴想多買,商人想囤貨,就連江南富戶都想著湊錢買一股,可沒個規矩約束,遲早要出大亂子。”

朱雄英放下奏摺,指尖在案几上輕輕敲擊。

他早料到股份制度會引發熱潮,卻沒算到私下交易的混亂會來得這麼快。

京西煤礦的成功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分紅”的甜頭。

可沒有正規的交易渠道,造假、欺詐、哄抬物價這些亂象只會愈演愈烈。

朱雄英忽然抬頭,眼中閃過一絲亮彩道:“要立規矩,就得有個正經的地方!

本皇孫要在京師建一座股份交易所,所有股份買賣都得在裡面明碼標價,按規矩來。”

楊思義先是一怔,隨即眼睛亮了:“殿下是說,專門用來交易股份的地方?”

“沒錯。”

朱雄英起身走到地圖前,手指點在正陽門內的位置道:“這裡離戶部、工部都近,又在皇城根下,商賈往來也方便。

把那處閒置的皇商舊宅改一改,做成交易所。”

接下來的半個月,京師上下都在議論皇孫殿下要辦的“新鮮事”。

工部匠人連夜趕工,將原本的皇商宅院拆改得煥然一新。

正門上方掛著塊鎏金匾額,寫著“大明京師股份交易所”九個大字,是朱雄英親筆題的;

院內分了三個區域,東側是勳貴與宗室的交易廳,擺著紫檀木桌椅,西側是富商交易區,中間則是面向中小商戶的小額交易視窗(允許拆分股份交易,每份最低一千兩);

最裡側還設了間監察室,由都察院與戶部聯合派官值守,專門核查股權憑證的真偽,憑證改用象牙打造,刻著細密紋路與編號,背面蓋著朱元璋御賜的“大明股權印”,造假者株連三族。

交易所的規則也是朱雄英親自定的:每月初一、十五開市,辰時敲鑼開市,未時鳴鐘收市;

所有待售股份需提前在戶部備案,標註每股價格與總股數;

交易時需由三名“牙人”共同見證,簽訂一式三份文書,分別由買方、賣方與交易所留存,次日需到戶部複核,才算完成交割。

三月初一這天,交易所門前擠滿了馬車,皆是勳貴與富商的座駕。

辰時一到,徐達奉朱元璋之命敲響了開市的銅鑼,清脆的鑼聲剛落,身著華服的人群便有序湧入。

東側的勳貴交易廳裡,徐輝祖剛坐下。

朱勇就快步走了過來,手裡攥著一張燙金招股書:“徐兄,你看山西煤礦的招股書,總共有一千股,每股十萬兩,預期年分紅一萬兩!比京西煤礦的分紅率還高兩成!”

徐輝祖接過招股書,指尖拂過紙面的雲紋暗紋,這是工部特製的防偽紙張,尋常匠人仿不來。

山西煤礦公司是朱雄英親自牽頭成立的,選址在大同府,不僅靠近山西的鐵礦,還能借京西煤礦的鐵路運煤,成本比京西低了三成;

招股書上還寫著,公司監事由都察院左都御史親自兼任,每季度的賬目需抄送所有股東,且每年會組織股東到礦上視察,這規矩比京西煤礦更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